导读 7月20日,北京召开疫情防控第场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介绍,7月19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无新增报告本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治愈出院病例16例。北京连续14天零新增,中风险地区清零 发布会上,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高小俊介绍,7月20日0时至15时,我市报告出院病例12例,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密切接触者。 6月11日至7月20日15时,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已出院例,占69%,现有在院例,无危重病例、重症病例,无疑似病例,尚在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2人。 北京已连续14天无新增报告确诊病例,经评估,丰台区花乡(地区)乡由中风险地区降为低风险地区。截至目前,全市所有街乡均为低风险地区。 △视频自北京日报北京:小区村出入口不再要求测体温 继续查证验码登记 发布会上,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社区防控组办公室成员、北京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徐颖介绍,自新发地批发市场聚集性疫情发生以来,经过全市上下的齐心协力、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有效阻断了社区疫情传播。自20日零时起,我市应急响应级别已由二级调整至三级。根据当前全市疫情防控整体形势,各社区(村)要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严格落实“三防”“四早”防控要求,持续用力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优化小区(村)出入口管理措施。 继续实行查证、验码、登记措施,不再要求进行体温检测。快递、外卖等外来人员用健康宝扫码登记“未见异常”可进入小区(村)。返(来)京人员继续通过“京心相助”进行信息登记。优化卡口设置,结合实际增加卡口开放数量,方便居民出行。改进完善值守机制,坚持卡口管理和楼门、院门管理相结合,加快推进智慧门禁建设,恢复物业企业值守,对于无物业和物业管理不成熟的小区,优先安装智能门禁等安防设施,暂未实现智慧管理的,继续统筹力量做好值守。继续严格对重点人群的管理。 对入境进京人员,继续实行闭环转运管理和14天集中观察,在观察期满、核酸检测合格回到社区(村)后,应做好7日健康监测。对中高风险地区返(来)京人员,加强信息监测、前端控制和闭环管理,入住社区(村)的继续要求进行14天居家或集中观察,实行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对我市密切接触者及确诊治愈出院患者,继续严格落实14天集中观察措施,在观察期满、核酸检测合格回到社区(村)后,对确诊治愈出院患者,再进行两周的健康监测和跟踪随访。继续严格对重点区域的管理。 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下疫情风险分区分级管理有关规定,继续加强对中高风险街乡的管理。对确诊病例超过5例的小区(村)实行封闭管控,在解除封闭管控后,继续实行28天的封闭式管理。建立环境动态监测机制,定期对小区内公共设施物表及垃圾站点环境,开展新冠病毒采样检测。持续做好隔离观察管理服务。 对居家观察人员,坚持人防和技防相结合,严格落实健康监测、心理疏导、基本生活用品代购等管理服务措施,确保其“足不出户”。对集中观察人员,按照不同风险等级进行分类安置,原则上单间居住,严禁随意出屋,做好就餐保障和心理帮扶。着眼疫情防控需要,加强集中观察点建设储备,完善管理运行机制,确保安全有序运行。切实加强居民症状监测和健康管理。 立足“四早”,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哨点”诊室建设,充分发挥社区(村)公共卫生委员会、家庭医生作用,加大对居民发热、干咳等相关症状的监测力度。重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lt/1376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