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海淀区农村集体总资产亿元,净资产亿元,双双位列北京市涉农区第一名。年,全区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亿元,三产占比98.7%。集体经济组织分红总额7.2亿元,人均分红1.6万元。

为保障农村集体“三资”安全,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村稳定,让农民安心带着资产进城,海淀区在区、镇、村三级强化党建引领,构建完善党领导下的“三资”监管政策体系,确保农村城市化有秩序、集体资产安全有保障、集体经济发展有后劲、农民致富增收有门路,也为探索首都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尝试。目前,我区全面完成了镇村两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全区整建制农转非这两件大事,实现了农民带着“资产”和“保障”进城的夙愿。

党建引领优化机制管好进城农民集体资产

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加快建立健全“村地区管”机制的指导意见》,海淀区出台了“村地区管”实施办法,并完善了涉地集体经济合同区级联审办法等配套政策,已于年初同步施行。

3月30日,区农业农村局、区农经站、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海淀分局、区园林绿化局及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综合部等部门,召开了全区首次涉地集体经济合同区级联审会。在前期严格做到“六必审”的基础上,审核通过了玉渊潭股份经济合作社提交的1份房屋租赁合同,合同涉及面积1.07万平方米,签订金额万元。

在党建引领下,我区首份“村地区管”集体经济合同通过区级联审,形成把关机制,有力地推动全区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融入海淀“创新雨林”生态体系。按照“保安全、谋发展、促公平”的总体要求,海淀区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监管顶层设计,建立“农资委”例会制度、重大事项审核备案制度等,开展镇、村全覆盖审计和“三资”管理考核评价。在完善征地补偿款管理方面,要求镇、村与银行签订三方协议,形成村决策、镇审批、银行支付“三把关”机制,实现征地补偿款专户存储、专账管理。

新一轮机构改革以来,海淀区进一步强化党对集体经济的领导,理顺体制机制。区级层面,明确区农资委在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镇级层面,坚持由镇党委书记兼任镇农资委主任,镇级股份社董事长人选由镇党委建议、区委农工委提名。村级层面,全面落实村股份社和村“两委”“一肩挑”、交叉任职、同步换届和候选人标准“一视同仁”等。

产城融合全面开花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海淀区通过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区委农办、区农资委等机制,统筹推动集体经济融入科技创新等国家战略,服务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带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目前,全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余家企业,其中77家为上市公司。南部地区,东升科技园成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高科技服务业的标杆,集体经济探索参股科创板上市企业。四季青镇持续推进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海淀)、巨山创意园建设。海淀镇推进树村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园和功德寺、东西水磨集体产业项目落地。玉渊潭着力发展科技商务经济,布局酒店、物业、置业板块。

北部四镇“一镇一园”全面开花。西北旺镇牵手中粮集团,引入全区首座大悦城。温泉镇依托“创客小镇”打造产城融合新型城市形态,取得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参与资本运作。苏家坨镇协同创新园积极推进。上庄镇打造集体租赁住房项目,服务职住平衡……

“为统筹解决海淀山后四镇农民生产生活问题,发展集体经济和保障农民利益,我区在北部地区建设一镇一园,利用集体土地统筹建设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和海淀区‘创新发展16条’的科技、生态、创新园区,聚集符合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定位的高端、高效、高辐射产业,同时承接中关村科学城溢出的优质产业,以及发展北部地区的配套服务。”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位于永丰产业基地(新)西北角的X2地块便是很好的例子。X2地块北与故宫北院隔河相望,毗邻崔家窑湿地,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未来预期以“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主导产业,数字文化创意为辅助产业,大数据及双创服务为配套产业。借势故宫北院,打造地上地下约18.8万平方米的大悦城商业综合体及约30万平方米的产业综合体,为北部地区居民打造工作、休闲、娱乐一体化区域。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是我们党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全面启程之年。海淀区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加强党对农村集体经济的领导,探索构建适应未来完全城市化新局面的农村工作体制机制,为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谱写海淀区域创新和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应有贡献。

来源:海淀报

转载自:“海淀农业农村局”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lt/1382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