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大爷”病情好转,向记者详细讲述流调过程。据他介绍,跟他接触过的同事、朋友、家人,无一感染,戴口罩是关键,其次是洗手。自己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所以共同生活的家人并未感染。此前报道:“西城大爷”是如何确诊的?医院检验科主任揭秘是谁确诊了此轮疫情的第一例患者?面对北京连续56天无本地新增确诊病例的压力,是谁坚定地按流程上报,为北京的及时行动争取了最宝贵的时间?是医院方舱PCR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团队第一时间准确解读了“西城大爷”的核酸结果。6月26日,团队负责人、该院检验科主任王培昌说:“我们没有丝毫迟疑犹豫过。”隔着电话线,他语速平和地说:“第一例患者确诊使用了两种不同试剂,经过‘双试剂检测、双靶标均阳性’后最终确诊,整个检测、上报过程符合流程。”因为专业所以果断6月10日下午,家住西城区的唐先生因间断发热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按照流程,医护人员对他进行了咽拭子采集并送检。当时,北京已连续56天无本地新增确诊病例。“其实,医院的检验团队从未间断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发热门诊患者、急诊患者、普通门诊患者及待入院患者,都要按拟似样本对待,没有一刻松懈。唐先生的样本送检并没有特殊对待。”王培昌医者心细,语速放慢,尽量少地使用专业术语,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一般分为样本采集、样本接受、信息录入、病毒灭活、核酸提取、核酸扩增、结果审核与报告7个步骤。一批标本做下来,大约需要8个小时。意外总喜欢突袭。唐先生第一次报告出来了,“双靶标阳性”的结果让身经百战的王培昌和同事们心里一紧。“立刻启动预案,进行第二种试剂复测。”医院检验人员思维里没有猜想,更没有大概,只有按部就班地按流程操作。王培昌回忆,虽然在这例之前,也出现过个别患者的ct值略有异常,但是并没有出现过双靶标均强阳性的结果。“每次有异常,都会第一时间采用第二种试剂复查。相当于换一种检测系统,类似于验算。”第二轮结果依旧是“双靶标明显阳性”。王培昌和同事们第一时间回溯整个检验过程,排除污染可能后,给出了咽拭子检测阳性的最终结果。此时,是6月10日23时50分许。“第一时间上报。”他说,我们给出的结论是,核酸阳性患者结果可靠性为99.99%的准确率,报告错误的概率不到万分之一。6月11日,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西城区副区长缪剑虹通报,本市西城区10日出现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当时,王培昌和同事们已经投入到新一轮的工作中。他说:“虽然检验在患者就诊流程中处于下游,但通常最早发现患者的确诊信息。现在来看,我们的预警起到了作用。”“病毒前哨”一直在岗也是从那时起,王培昌和同行们更忙了。“24小时,连轴转”“平时下班偶尔还能运动一下,现在没有周末和‘下班’,一到家就想摊在床上”……王培昌和同事们的话,直率实在。作为“病毒前哨”,检验员也开始受到外界的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ly/1591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