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热点新闻汇总

做好防汛救灾工作要念好“三字诀”

01

新闻节选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进一步做好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压实责任、勇于担当,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组织广大干部群众,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切实做好监测预警、堤库排查、应急处置、受灾群众安置等各项工作,全力抢险救援,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7月20日《荆楚网》)

相关评论

防汛历来就是天大的事,天大的事就是天大的责任,一刻都不能松懈、一丝都不能马虎,特别是今年入汛时间早、持续时间长、降雨规模大,在全国多地引发了严重洪涝灾害,防汛形势严峻复杂,需要以战时的状态、充分的准备、有力的举措、扎实的作风,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念好“防、抢、救”三字经,做实做细防汛救灾各项任务。

把握一个“防”字,防要严密,坚决打好防汛救灾“主动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防汛救灾要以预防为主,牢牢绷紧防汛这根弦,坚持在“防”字上做文章,在“备”字上下功夫,主动出击、提前谋划、充分准备,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责任上不断夯实,抢抓最有利的时机,加强雨情水情汛情监测,及时完善各类方案和预案,提前准备好各类防汛物资。对长江干堤和重要的内河堤防、圩区、水库、地质灾害点等关键部位紧盯不放、严防死守,加强对山洪灾害隐患点、旅游景区、城市内涝易发区等重点部位的监测防御和隐患排查,在细节上多想一点、在排查上仔细一点、在预警上及时一点,确保险情出现时能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突出一个“抢”字,抢要迅速,坚决打好防汛救灾“攻坚战”。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汛情瞬息万变,随时可能出现各种险情,需要党员干部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重任在肩的使命感,时刻坚守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随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为防汛救灾赢得时间、争取主动。在应急抢险时,关键在早在快,要抢时间、抢先机、抢主动,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做到责任领导第一时间到位指挥,预警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人,专业技术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救援力量第一时间抢险救灾,物资供应第一时间保证到位,确保一旦出现险情,能够得到及时抢护、科学有效处置。

强化一个“救”字,救要及时,坚决打好防汛救灾“保卫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民利益大于天,没有任何责任比救民于水火之中更重大。遇到紧急情况时,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要迅速行动、冲锋在前,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厚植心系群众安危的为民情怀,做到重大险情在哪里,党员干部就出现在哪里,积极在防汛救灾一线践行初心使命。出现危险征兆时,要第一时间组织转移群众避险,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并及时搬运转移物资,做好转移群众的心理安抚和生活物资供应保障,切实把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灾害无情人有情,团结一心得胜利。相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一盘棋的周密部署,有党员干部的顽强拼搏,有人民群众的众志成城,把“防、抢、救”落到实处,我们一定能牢牢守住底线,全力以赴取得防汛救灾这场硬仗的全面胜利。

弘扬企业家精神,带领企业战胜困难

02

新闻节选

在日前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企业家群体展现出的精神风貌,并从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对企业家提出了希望。他指出,企业家要带领企业战胜当前的困难,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就要弘扬企业家精神。

(7月24日《人民网》)

相关评论

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

一部当代中国发展史,也是一部企业家的创业史。改革开放初期,“农村能人”、“92派”企业家等群体筚路蓝缕,打开经济发展新空间;新世纪以来,中国企业不断走向世界舞台,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熠熠生辉。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无论是国企、民企,还是外企、个体工商户,广大企业家挺身而出、回报社会。有的捐款捐物驰援疫区,有的“跨界转产”保障物资供应,有的拒绝辞退员工与大家共克时艰。疫情防控时倾尽全力,复工复产时抢在一线,企业家们不计个人得失,以家国情怀凝聚起汩汩暖流,撑起中国经济的一片天。

企业营销无国界,企业家有祖国。习近平总书记将爱国情怀作为5点希望之首,正是希望企业家把个体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很多企业仍然面临着生产经营难题,国内外需求尚未完全复苏,无法迅速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企业家尤其需要保持疫情防控期间的那股劲头,勇挑重担,顶住压力,因应潮流,顾全大局,以实干和实绩助力中国经济化危为机。

爱国不是空谈。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家要勇于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企业才能浴火重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企业家做诚信守法的表率,才能更好调动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社会是企业家施展才华的舞台,投身公益、关爱员工,切实履行责任才能得到社会认可;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企业家提高把握国际市场动向和需求特点、把握国际规则、防范国际市场风险等能力,才能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争做创新主体、诚信表率,提高责任担当、国际视野,企业必将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发展。

企业家精神不会从天而降。有人说:国家就能成为企业最基本的竞争优势。的确,中国是全球最有潜力的大市场,为企业家纵横驰骋提供了绝佳的舞台。另一方面,无论是落实纾困惠企政策,还是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抑或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都旨在以公平的环境、政策的土壤激发企业家精神。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企业家才能心无旁骛地带领企业战胜困难。

“中国企业家‘逆商’水平高!”有学者用“逆商”一词形容人们应对困难的能力。的确,在冰河解冻期勇吃螃蟹、在国际竞争中勇于行船,中国企业家带领中国企业在一次次斗争与磨练中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弘扬精神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相信中国企业一定能克服新挑战、开辟新赛道、实现新发展。

恢复跨省团队旅游是机遇也是考验

03

新闻节选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旅游企业扩大复工复业有关事项的通知》,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经当地省(区、市)党委、政府同意后,可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区、市)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通知》明确,中、高风险地区不得开展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7月20日《北京青年报》)

相关评论

暂停天后,国内跨省团队旅游恢复开放。对于苦熬几个月的旅游从业者来说,可谓“守得云开见月明”。广大公众则终于可以来一次长途旅行,尽情放飞自我。消息发布当晚,一些预订平台的国内跟团游、自由行瞬时搜索量暴涨%;次日,沪深两市旅游板块集体走高、十余只股票触及涨停,显示出社会对于恢复跨省团队旅游的积极回应。

选择在这个时候恢复跨省团队旅游,是审时度势后做出的科学决策。一方面,国内疫情控制趋于稳定,全国目前已无高风险地区,北京连续9天无新增确诊病例报告,这为跨省团队游的恢复创造了先决条件。另一方面,随着暑期的到来,公众出游需求亟待释放。在这种情况下,及时恢复跨省团队游,有助于扩大旅游行业复工复产规模,解决旅游产品供应不足的现状,精准安全有序释放出游需求。加之团队游对游客的游程监管和轨迹回溯较散客出游更易管控,可以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同时也要看到,目前仍处于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零新增不等于零风险。鉴于此,有关方面必须科学谋划,提前准备,做好应对措施。

首先,旅游企业要压实主体责任。旅行社是防控风险的第一道关,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组织工作。出游前认真排查,对没有通过健康码检核或体温异常的游客予以劝阻。行程中全面落实防控措施,提醒游客“戴口罩、勤洗手、保距离”,遇到突发情况及时做好应急处置和上报。

其次,景区要加强科学管理。恢复跨省团队旅游后,景区接待游客量由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调至50%,因此,景区必须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接待效率。积极探索分时预约、实时公开客流信息、推行“虚拟排队”系统等措施,减少人员扎堆聚集,避免疫情风险。

此外,有关部门要创造宽松环境。游客真正出行后,可能遇到当地“土政策”、绿码不互通、异地核酸检测不认可等现实问题。各地各部门应充分认识到恢复跨省团队旅游的重要意义,加强沟通协调,提升协同能力,取消不必要的限制性门槛,为推动旅游市场安全有序复苏保驾护航。

父母恩情,温暖前行

04

新闻节选

17岁的郑国花小时候身体瘦弱,父亲郑龙为了增强女儿体质,带她接触中长跑。几年来,郑龙每天陪着女儿训练,从不懈怠。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去不起健身房,他就在一间只剩四面墙的拆迁房内,为女儿建了一间“健身房”,所有的材料都是他从拆迁工地捡回来的:一张旧书桌用来练弹跳力,50多斤的房梁木扛在肩上可以练肌肉,钢丝吊着的旧轮胎用来锻炼手臂和腿部力量……

(7月23日《人民日报》)

相关评论

最近,一位父亲为女儿建的“健身房”,感动了许多人。

郑龙父女的故事被拍成了视频,其中有一幕场景格外动人:凌晨4点多,天还没亮,郑国花奔跑在空旷的马路上。郑龙骑着一辆摩托车,车头、车筐和他的头上各有一盏灯。三盏灯一路跟随在女儿身旁,照亮漆黑的前路。

不言不语,始终默默陪伴、默默付出,父母对子女的给予,多像这暗夜中的明灯啊。

父母的关爱,如灯一般,传递着温暖。郑龙对女儿的训练很严格,但每次跑步前,他都要先将路况查看一遍,避免有小石子把女儿弄伤。这份贴心让人感动。生活中,许多父母跟郑龙一样,虽然不善言辞,很少将爱挂在嘴边,但子女的每件事,他们都会放在心上。孩子要出远门,母亲一遍又一遍检查行囊;子女远在他乡,父亲一天不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sh/1177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