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疫情)肯尼亚报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 新华社内罗毕3月13日电(记者杨臻) 肯尼亚卫生部13日宣布该国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这也是东非地区的首例确诊病例。 肯尼亚卫生部长穆塔希·卡圭当天在内罗毕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患者是一名女性肯尼亚籍公民,本月5日从美国经伦敦中转返回内罗毕,12日晚新冠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目前病情稳定。 卡圭说,为防控疫情,肯尼亚取消了未来30天内所有大规模集会和监狱探视等活动,同时呼吁民众尽量不要出国旅行,并遵守相关指导方针以预防感染。卡圭还呼吁民众不要在社交媒体上制造、传播涉及疫情的谣言,以免引发社会恐慌。(完) (国际疫情)埃塞俄比亚报告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3月13日电(记者王守宝) 埃塞俄比亚卫生部13日宣布,一名48岁日本公民在埃塞俄比亚的新冠病毒检测中结果呈阳性,这是埃塞俄比亚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据埃塞俄比亚卫生部的消息,这名患者4日抵达亚的斯亚贝巴的国际机场,目前已被隔离,其密切接触者也已被隔离。(完) (国际疫情)埃及新冠肺炎病例增至80例 新华社开罗3月12日电(记者李碧念) 埃及卫生与人口部12日晚发布声明说,埃及境内新增1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病例增至80例,新增死亡病例1例。 声明说,13名新确诊患者包括10名埃及人和3名外籍人士,其中6名患者未出现任何症状。埃及卫生部发言人哈立德·穆贾希德在声明中说,在确诊的80例中,20例已痊愈出院,另有7例病毒检测已呈阴性但目前仍在隔离中。 埃及教育部12日晚发布声明说,教育部决定关闭首都开罗扎马雷克岛上的一所国际学校,因为该校一名学生家长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有过接触。该校学生、教师和行政人员将自行隔离14天。(完) (国际疫情)塞内加尔首次出现本地感染病例 新华社达喀尔3月12日电(记者邢建桥) 塞内加尔卫生和社会行动部12日宣布,当日该国出现一起新冠肺炎聚集性感染事件,导致塞内加尔首次出现5例本地感染病例。截至发稿时,塞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到10例,治愈2例。 据塞卫生和社会行动部介绍,12日新增的5名病例均为11日确诊的该国第5例病例的家属,生活在东部宗教城市图巴。第5例病例为一位生活在意大利的52岁塞公民,6日从意大利坐飞机抵达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后,经陆路进入图巴。(完) (国际疫情)加纳首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新华社阿克拉3月12日电(记者许正) 加纳卫生部门12日宣布,该国首次发现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两名患者分别是从挪威和土耳其返回加纳人员。 加纳卫生部门说,这两名患者已被隔离,病情较为稳定,有关部门正在对与两名患者有过接触的相关人员进行追踪调查。(完) (国际疫情)加蓬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 新华社布拉柴维尔3月12日电(记者王松宇) 利伯维尔消息:加蓬政府12日晚宣布,该国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 据加蓬新闻部长兼政府发言人埃德加·阿尼塞·姆本布·米亚库介绍,患者为一名27岁加蓬男性,本月8日从法国返回加蓬,9日开始出现症状,12日经检测确诊感染。 该患者目前已被隔离,状况稳定。加蓬政府已开始排查其密切接触者。(完) (国际疫情)突尼斯希望与中国分享疫情防控经验 新华社突尼斯3月12日电(记者黄灵) 突尼斯外长拉伊12日表示,突尼斯高度赞赏中国政府和人民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所做努力,并希望同中方分享疫情防控经验。 拉伊当天在会见中国驻突尼斯大使汪文斌时表示,突尼斯感谢中方对突经济社会发展给予的帮助,突方高度重视两国关系发展,视中方为战略合作伙伴。突方愿与中方一道,深化两国政治、经贸、人文、国际事务等各领域合作,推动双边关系取得更大发展。 汪文斌感谢突政府和人民对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给予的支持,表示中方有信心彻底战胜疫情,并愿与包括突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共同维护国际公共卫生安全。 截至12日,突尼斯共报告新冠病毒感染确诊病例13例。(完) (国际)尼日尔西部一军营遇袭至少9人死亡 新华社阿比让3月13日电(记者郑扬子)尼亚美消息: 据尼日尔安全部门13日消息,尼西部一军营12日遭武装分子袭击,至少9人死亡。 尼日尔安全部门一名官员13日告诉记者,当地时间12日13时左右,一伙不明身份的武装分子驾车闯入与马里接壤的尼日尔蒂拉贝里省境内一个军营,与驻地尼军发生交火。尼军士兵在法国“新月形沙丘”行动部队支援下击退武装分子。袭击造成至少9名尼军士兵死亡,武装分子还抢走部分尼军车辆。 近年来,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有关联的极端组织、恐怖组织频繁在尼日尔西部与马里、布基纳法索交界地区实施袭击,导致大量人员伤亡。今年1月9日,位于尼日尔与马里边界地区西纳戈达村的军营遭武装分子袭击,造成89名尼军士兵死亡。 年8月,法国启动“新月形沙丘”行动。在这一行动框架下,法国向非洲萨赫勒地区派遣约名军人,与地区内多国军队协同作战,共同打击恐怖主义。今年1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将向萨赫勒地区增派名法国士兵,加强“新月形沙丘”行动。(完) (聚焦疫情防控)国家卫健委:3月12日新增确诊病例8例其中湖北新增确诊病例5例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记者樊曦、张泉) 记者13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了解到,3月12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8例,新增死亡病例7例(湖北6例,山东1例),新增疑似病例33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人,重症病例减少例。 截至3月12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例(其中重症病例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累计死亡病例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现有疑似病例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人。 湖北新增确诊病例5例(武汉5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例(武汉例),新增死亡病例6例(武汉6例),现有确诊病例例(武汉例),其中重症病例例(武汉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武汉例),累计死亡病例例(武汉例),累计确诊病例例(武汉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武汉1例),现有疑似病例49例(武汉44例)。 3月12日0-24时,新增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例(上海2例,北京1例)。截至3月12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88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例:香港特别行政区例(出院75例,死亡3例),澳门特别行政区10例(出院10例),台湾地区49例(出院20例,死亡1例)。(完) (聚焦疫情防控)湖北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例目前仍在院治疗例 新华社武汉3月13日电(记者侯文坤)据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13日通报,年3月12日0-24时,全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例,其中:武汉市5例,其他16个市州均为0例。无境外输入性病例。 全省新增病亡6例,其中:武汉市6例,其他16个市州均为0例。 全省新增出院例,其中:武汉市例、孝感市25例、鄂州市23例、黄石市17例、黄冈市15例、随州市14例、宜昌市13例、十堰市12例、荆州市12例、襄阳市7例、荆门市5例、咸宁市4例、天门市2例、潜江市2例、恩施州1例、仙桃市0例、神农架林区0例。 截至年3月12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例,其中:武汉市例、孝感市例、黄冈市例、荆州市例、鄂州市例、随州市例、襄阳市例、黄石市例、宜昌市例、荆门市例、咸宁市例、十堰市例、仙桃市例、天门市例、恩施州例、潜江市例、神农架林区11例。 全省累计治愈出院例,其中:武汉市例、孝感市例、黄冈市例、荆州市例、鄂州市例、随州市例、襄阳市例、黄石市例、宜昌市例、荆门市例、咸宁市例、十堰市例、仙桃市例、天门市例、恩施州例、潜江市例、神农架林区11例。 全省累计病亡例,其中:武汉市例、孝感市例、黄冈市例、鄂州市55例、荆州市49例、随州市45例、荆门市39例、黄石市38例、襄阳市38例、宜昌市36例、仙桃市22例、天门市15例、咸宁市14例、潜江市9例、十堰市8例、恩施州7例、神农架林区0例。 目前仍在院治疗例,其中:重症例、危重症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现有疑似病例49人,当日新增1人,当日排除人,集中隔离49人。累计追踪密切接触者人,尚在接受医学观察人。(完) (聚焦疫情防控)湖北更新疫情风险等级仅武汉为高风险 新华社武汉3月13日电(记者王贤、梁建强) 湖北13日再次更新市县疫情风险等级。经省疾控中心组织专家评估,截至12日24时,湖北低风险市县63个,中风险市县12个,仅武汉为高风险。 12个中风险市县为:巴东县、云梦县、恩施市、荆州市城区、钟祥市、洪湖市、十堰市城区、汉川市、京山市、黄石市城区、黄冈市城区、鄂州市城区。 63个低风险市县为:五峰县、咸丰县、来凤县、神农架林区、远安县、兴山县、鹤峰县、秭归县、宣恩县、宜都市、保康县、竹溪县、竹山县、房县、江陵县、郧西县、老河口市、建始县、利川市、通城县、长阳县、罗田县、崇阳县、枝江市、英山县、南漳县、当阳市、通山县、丹江口市、宜城市、松滋市、谷城县、嘉鱼县、石首市、沙洋县、随县、潜江市、公安县、咸宁市城区、阳新县、赤壁市、团风县、枣阳市、武穴市、大冶市、孝昌县、麻城市、监利县、黄梅县、蕲春县、浠水县、大悟县、红安县、应城市、广水市、荆州市城区、天门市、安陆市、仙桃市、宜昌市城区、襄阳市城区、随州市城区和孝感市城区。 据了解,风险等级评估依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中的风险划定标准:即以县市区为单位,无确诊病例或连续14天无新增确诊病例为低风险地区;14天内有新增确诊病例,累计确诊病例不超过50例,或累计确诊病例超过50例,14天内未发生聚集性疫情为中风险地区;累计病例超过50例,14天内有聚集性疫情发生为高风险地区。所涉市县按评估后的疫情风险从轻到重排序。12个设区的市城区风险按照其所有城区中的最高风险等级进行认定。(完) 外交部:齐心协力抗疫是国际社会唯一正确选项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记者马卓言)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1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谈及《二十国集团协调人关于新冠肺炎的声明》时表示,齐心协力抗疫是国际社会唯一正确选项。 二十国集团(G20)12日举行利雅得峰会第二次协调人会议,会后发表了《二十国集团协调人关于新冠肺炎的声明》。 耿爽在回答相关提问时说,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二十国集团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和全球重要危机应对机制,在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战胜疫情方面具有特殊作用。“G20协调人在前不久G20财长和央行行长声明基础上,积极沟通协调,求同存异,再次向外界发出团结合作的强烈信号。这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凝聚抗疫合力,具有积极意义。” 耿爽说,中方积极参与声明起草,为推动发表声明作出贡献。他强调: 第一,疫情没有国界,齐心协力抗疫是国际社会唯一正确选项。疫情面前,没有国家能够独善其身。惟有秉持多边主义精神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舟共济,才能共克时艰。要反对单边主义、相互指责和污名化,为全球合作注入正能量。 第二,支持G20再次挺身而出,发挥引领作用,团结各方同心抗疫。及时采取一切必要财政、货币、结构性政策工具,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发力,加强宏观政策协调,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平衡、可持续和包容增长。 第三,坚定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各国采取的应对疫情必要措施不可避免影响贸易和投资,但我们要尽力缓解国际贸易紧张关系,取消单边关税举措,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顺畅。” “中方愿继续通过G20等多边机制平台,同国际社会携手努力,同心抗疫。相信我们一定能取得最终胜利。”耿爽说。(完) (经济)G20协调人会议:加强协调合作控制疫情影响 新华社利雅得3月13日电(记者涂一帆) 二十国集团(G20)协调人会议12日晚发表声明说,G20成员将加强协调合作,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减轻其对经济影响。 G20领导人利雅得峰会第二次协调人会议12日在沙特阿拉伯举行,与会代表就新冠肺炎疫情及其对各国人民和全球经济的影响进行讨论,并在会后发表了《二十国集团协调人关于新冠肺炎的声明》。 声明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需要国际社会做出有力回应。G20成员将加强协调合作,控制疫情,保护人民,减轻其对经济影响,维护经济稳定,同时避免污名化。 声明说,保护人类生命至关重要。G20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工作,并与其开展密切合作,以监控疫情、分享相关信息、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声明还强调了国际组织间开展紧密合作的重要性,并邀请国际组织定期向G20通报他们采取的行动以及对需求的评估。 声明说,G20将为建立早期预警系统、完善诊疗方案、研发疫苗提供更大支持。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卫生体系相对薄弱,民众更加脆弱,G20将加强成员之间以及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能力建设和技术援助。(完) (国际疫情)综合消息:团结·合作·行动——国际社会呼吁全球紧密合作 有效应对新冠肺炎“大流行”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 在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日前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已具备“大流行”特征之后,连日来,国际社会纷纷呼吁全球紧密合作,各国采取适合本国情况的有效措施,携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对全人类的挑战。 团结合作抗击疫情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团结起来,展现责任和同理心,共同抗击疫情。他同时呼吁国际社会避免恐慌,“在抗击病毒流行的同时,不能让恐惧流行。只要各国实施检测、治疗、隔离、追踪等措施,并动员民众,就能够减少病毒的传播”。 格鲁吉亚总理加哈里亚表示,世界应保持团结并采取积极行动、彼此关爱,而不是恐慌。 韩国总统府青瓦台发表声明说,国家安全委员会常任委员会已举行会议就“大流行”特征进行了讨论,决定韩国将积极参与国际社会遏制新冠肺炎疫情扩散的努力。 英国英格兰首席医疗官克里斯·惠蒂说,全球情况正在改变,病毒在包括英国在内的多个国家传播。英国一直为应对这一“大流行”做准备,“我们需要齐心协力应对挑战”。 新西兰财政部长格兰特·罗伯逊说,新西兰将与其他国家协调政策措施,加强国际合作,减轻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俄罗斯国民经济和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萨佐诺娃强调,消除疫情不是一国两国的事,各国政府都应对疫情高度重视,只有大家团结一心、加强合作,才能最终战胜疫情。 塞内加尔卫生和流行病学研究所所长苏莱曼·姆布普指出,目前可以利用的大多数信息都来自中国的经验,在全球范围内共享信息和经验对于有效对抗疫情至关重要。 积极行动防止蔓延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表示,日本将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社会合作,全力防止新冠肺炎疫情扩散。他还强调,日本政府将采取一切手段应对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提高警惕,果断采取必要措施,全力防止疫情蔓延,确保国民健康和生命安全。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说,新加坡已推出一些措施,如确保公共和个人卫生、避免大型集会等,这些措施仍将继续执行。此外,政府正准备宣布第二个配套政策以稳定经济。 澳大利亚政府宣布了总额为亿澳元(约合亿元人民币)的一揽子经济计划。澳政府认为,中国近来正在复工复产,给澳大利亚经济带来“积极迹象”。总理莫里森说,澳大利亚还采取其他措施以应对新冠肺炎危机。 马拉维卫生与人口部长贾皮耶·姆汉戈表示,在世卫组织和一些国家的帮助下,马拉维将在3月底建成能够检测新冠病毒的实验室,这将有助于更好开展防疫工作。 哈萨克斯坦第一副总理斯迈洛夫说,哈将暂停一切公共活动,并采取预防措施应对疫情。政府将确保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供应不受影响,并维护中小企业利益。(参与记者:张家伟、尚绪谦、李铭、卢怀谦、姜俏梅、耿学鹏、陆睿、赵宇鹏、任军、邢建桥、蔡蜀亚、吴刚)(完) (国际疫情)世卫组织: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0例 新华社日内瓦3月12日电(记者刘曲) 世界卫生组织12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0例,达到例。 世卫组织每日疫情报告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12日10时(北京时间12日17时),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例,达到例;中国以外死亡病例较前一日增加例,达到例。 全球范围内,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9例,达到048例;死亡病例较前一日增加例,达到例。(完) (聚焦疫情防控)北京疾控通报12日由英国输入的病例情况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记者侠克)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13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通报12日从英国输入的确诊病例情况。 庞星火介绍,3月12日,北京市报告1例从英国输入的确诊病例。李某,女,48岁,户籍辽宁省本溪市,租住地在海淀区海淀街道苏州街3号大河庄苑。 李某于2月1日至3月4日赴英国伦敦,期间一直居住在伦敦。3月4日20时25分乘CA航班返京,3月5日14时45分抵达首都国际机场,经海关测体温正常,随后乘出租车返回至租住地。3月5日至3月10日居家,社区于3月7日为其办理出入证。 3月5日,李某佩戴N95口罩步行前往住地附近诊所购买体温计,并去超市购物,3月9日出现发热伴咽干、咽痛等症状,最高体温37.4℃,网购药物并自行服用后缓解。3月11日仍有咽痛症状,医院发热门诊,检查体温37.7℃,胸部CT提示双肺磨玻璃改变,经过专家会诊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医院,于3月12日确诊。 庞星火介绍,医院进行隔离治疗,病情稳定。该病例涉及62名密切接触者,其中,机上人员52名;有21名密切接触者在京,其中,同机人员11名,均已采取管理措施。 庞星火提醒,如无十分必要,应暂停近期赴有疫情国家和地区的探亲、旅游等出行计划;入境返京人员应注意观测体温等异常变化,避免或尽量减少外界接触,以免发生疫情扩散风险。(完) (国际疫情)援意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抵达罗马 新华社照片,罗马,年3月13日 3月12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机场工作人员将中方捐助的医疗物资运下飞机。 当地时间12日晚,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中国红十字会共同组建的抗疫医疗专家组一行9人抵达意大利首都罗马,并带来部分中方捐助的医疗物资。新华社记者程婷婷摄 3月12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机场工作人员将中方捐助的医疗物资运下飞机。新华社记者程婷婷摄 3月12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中国红十字会共同组建的抗疫医疗专家组成员抵达菲乌米奇诺机场。新华社记者程婷婷摄 3月12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意大利红十字会主席罗卡(后排右六)与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一行9人合影。新华社记者程婷婷摄 3月12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中国红十字会共同组建的抗疫医疗专家组成员抵达菲乌米奇诺机场。新华社记者程婷婷摄 (国际疫情)援意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抵达罗马 新华社罗马3月12日电(记者李洁) 当地时间12日晚,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中国红十字会共同组建的抗疫医疗专家组一行9人抵达意大利首都罗马,并带来部分中方捐助的医疗物资。 意大利红十字会主席罗卡在机场迎接时表示,意方高度赞扬中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的积极成效,由衷感谢中方在意困难时刻伸出友谊之手并提供支持和帮助,意方愿同中方加强交流合作,借鉴中方抗疫经验,早日扭转疫情势头。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李军华在机场表示,在意境内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之时,专家组克服困难来意相助,是最美的“逆行者”。疫情没有国界,中意两国将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中国政府此时决定派出专家组,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 当晚,意外长迪马约通过社交媒体进行视频直播,感谢中方派出医疗专家组来意并捐赠紧急医疗器械和物资。 中国专家表示,将抓紧时间了解在意疫情,并和意方同行们全面分享中方经验和做法,与意方共渡难关,为双方医疗卫生领域合作谱写新曲。 目前,中国已向韩国、日本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国家提供抗疫物资等援助,并向伊朗、伊拉克等国派出专家组,帮助这些国家共同抗击疫情。(完) (国际疫情)意大利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升至例 新华社罗马3月12日电(记者李洁) 意大利民事保护部门负责人、新冠病毒应急委员会专员博雷利12日说,截至当地时间当天18时,意大利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例。 当天晚间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意大利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较上一日增加例,当天新增死亡病例例,累计死亡例,累计治愈8例。 据介绍,在现有确诊病例中,有医院接受治疗,其中人在重症监护室治疗,另有人居家隔离。(完) (国际疫情)综合消息:欧洲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恶化 多国升级防控措施 新华社柏林3月12日电综合新华社驻欧洲国家记者报道: 12日,欧洲地区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恶化。一些欧洲国家确诊病例数进一步激增,多国升级防控措施,经济和社会面临疫情考验。 确诊病例持续激增 12日,欧洲地区疫情最严重的意大利当天新增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确诊病例升至例;当天新增死亡病例例,累计死亡例。 除意大利以外,西班牙、法国和德国的疫情也较为严峻。西班牙当天激增确诊病例例,累计确诊病例已达例;法国新增例,累计确诊病例增至例;德国新增例,累计确诊病例增至9例。 此外,英国、丹麦、瑞典、奥地利等国12日新增病例也分别达到3位数,其中英国把疫情风险等级从此前的“中等”升至“高”。奥地利和希腊两国当天均报告本国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 应对疫情措施升级 随着疫情在欧洲地区不断蔓延,欧洲多国12日加大了限制社交活动和出入境、暂时关闭学校、禁止大型室内外聚集活动等应对措施力度。 当天,西班牙巴斯克、加泰罗尼亚、加利西亚和穆尔西亚4个自治区分别宣布将从本周五或下周一开始关闭当地所有教育机构。 法国总统马克龙12日宣布,法国从16日起关闭全国所有的学校和幼儿园,“直到新的命令下达为止”。他要求所有法国人最大限度减少出行,优先考虑远程办公。他呼吁所有易感人群,特别是超过70岁的老人和患有慢性病的人群,留在家里减少出门。 德国总理默克尔12日呼吁德国全体民众“避免非必要的聚集,特别是千人规模以上的聚集”。她说,德国将做进一步医药准备以应对不断上升的感染人数,包括从下周一起,为了治疗重症患者,医院应在医学允许情况下,原则上推迟其他收治和手术等。 英国政府12日呼吁每个人在现阶段只要有轻微的症状,比如持续咳嗽或者体温上升,不管是否曾去过疫区,都要自我隔离7天。英国首相约翰逊表示,会根据疫情变化,考虑下一步是否实施临时关闭学校或完全禁止大型聚集等措施。 葡萄牙12日决定自3月16日至4月9日关闭全国所有大中小学,限制所有餐厅、酒吧、超市、购物中心的消费人群数量,并呼吁国民遵守医疗机构的建议,减少旅行和社交。 斯洛伐克政府宣布自3月13日起关闭该国所有国际机场,停止国际巴士和火车服务,并将引入边境控制措施;所有学校将从13日起关闭至少14天。 希腊最高法院12日宣布,将依据其《刑法》第条追究违反疫情防控规定者的刑事责任,严重者可能被判处3年以下监禁。 为应对疫情,捷克和拉脱维亚政府12日分别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芬兰、塞尔维亚和立陶宛纷纷采取了禁止大型室内外活动等措施;爱尔兰和斯洛文尼亚则采取了临时关闭学校、建议远程办公等多项应对措施;奥地利决定从3月16日起暂停所有宗教活动和婚礼等家庭聚集,医院和养老院等。 经济社会承受冲击 受疫情影响,在英国、丹麦、芬兰等国出现了口罩、消毒液或卫生纸等物资短缺的情况;法国、拉脱维亚、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等国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航空或旅游业影响巨大。 法国全国商业航空联合会主席阿兰·巴蒂斯蒂12日表示,受美国暂停欧洲大陆国家公民赴美旅行政策影响,“法国航空公司预计将损失10亿至20亿欧元”。据他估计,由于近期航空流量下降,下周20%飞往法国或飞越法国领空的航班将被取消。 在拉脱维亚,该国的波罗的海航空公司因受疫情影响取消架次航班,公司临时裁员余人。克罗地亚旅游部表示,受疫情影响,3月上旬访克游客总数较去年同期减少30%。 斯洛文尼亚宏观经济分析研究所12日发布报告,将该国本年度经济增长预期从3%下调至1.5%,并表示经济增长将取决于新冠病毒传播速度和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执笔记者:张毅荣;参与记者:张家伟、唐霁、陈晨、李洁、谢宇智、林晶、朱昊晨、和苗、于涛、杨晓红、蒋雪、郭群、郭明芳、彭立军、高磊、石中玉、章亚东、张修智、张琪、温新年、于帅帅、张保平)(完) (国际疫情)荷比卢三国新冠肺炎病例猛增 新华社布鲁塞尔3月12日电(记者潘革平任静) 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12日均大幅增长,分别新增例、85例和19例。面对严峻形势,三国政府纷纷出台关闭学校、限制集会人数等措施,以遏制疫情蔓延。 荷兰国家公共卫生与环境研究所12日发布公报说,与此前一天数字相比,荷兰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例,累计病例增至例,死亡5例。这是荷兰连续第二天单日新增病例破百。 荷兰政府12日呼吁取消人以上聚会,尽可能在家工作并避免社交接触,这意味着原定将举办的一系列重大活动都要取消。 比利时联邦卫生部12日公布的数字显示,过去24小时内比利时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5例,累计病例增至例,死亡3例。 比利时看守内阁首相维尔梅斯在12日晚召开的国家安全会议后宣布,从13日开始至4月3日,比利时全国所有学校都将关闭;所有娱乐性公共活动一律取消;酒吧、餐厅等关闭;超市、药店可以在全部时间营业,其他“非必需”商业经营场所周末关闭。 卢森堡首相贝泰尔12日主持召开应对冠状病毒传播内阁会议,宣布卢森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由前一日的7例猛增到26例。会议提出中小学放假两周、取消人以上室内聚会和以上室外聚会以及鼓励远程办公等措施,以控制疫情蔓延。 贝泰尔表示,卢森堡不打算关闭边境,一是因为卢森堡非常依赖每天跨境前来工作的人员,另外关闭边境也可能导致医疗体系崩溃。(完) (国际疫情)综合消息:一些国家因新冠肺炎疫情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 12日,阿根廷、捷克、马尔代夫因新冠肺炎疫情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巴拿马也宣布即将进入紧急状态。 阿根廷当选总统阿尔韦托·费尔南德斯12日晚宣布,该国进入全国卫生紧急状态,政府将签署一系列政令以防止新冠肺炎疫情扩散。 费尔南德斯当晚签署紧急总统法令并发表全国电视讲话说,全国卫生紧急状态有效期限为一年,如果新冠肺炎仍然流行,可以继续延长紧急状态有效期。 费尔南德斯说,阿根廷在未来30天内将暂停来自疫情严重国家和地区的航班,同时暂停签发相关签证。所有从疫情比较严重国家入境阿根廷的本国公民和外国人员必须强制隔离14天,违者将按照危害公共健康罪处罚。 阿根廷12日新增10例新冠肺炎病例,并首次出现3例本地传播病例。阿根廷累计确诊病例达到31例。 为了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阿根廷取消了多项大型活动。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政府决定关闭博物馆和其他文化场所,暂停运营旅游巴士和举办音乐会,限制聚集性活动。阿根廷境内所有足球比赛都将在没有观众的情况下进行。 捷克政府宣布从当地时间12日14时开始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捷克第一副总理兼内政部长哈马切克表示,宣布紧急状态可以使政府更有效地管理局势。截至12日下午,捷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达96例。 哈马切克宣布,捷克将从12日夜间开始实行边境管制,警察将检查所有过境旅客,对疑似者进行隔离。13日6时开始,捷克将禁止30人以上聚会,体育、娱乐设施和公共图书馆等公共设施关闭,餐饮场所限制开放。14日起捷克将禁止来自包括10个欧洲国家在内的13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人入境,并将暂停发放所有签证。 随着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的不断增长,马尔代夫政府也宣布12日起全国进入为期30天的公共卫生紧急状态。马尔代夫卫生部长阿卜杜拉·阿明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是政府目前的首要任务。 自7日宣布首次确诊2例新冠肺炎病例后,截至12日马尔代夫的确诊病例已增至8例。政府在位于马尔代夫北部环礁的一个旅游度假村建立了检疫中心。 巴拿马总统科尔蒂索12日宣布,巴拿马将于13日起进入紧急状态,以在物资和行动上支持防疫工作。他还表示将对个人购买卫生和清洁用品加以限制,同时宣布国家将对这些产品的进口施行免税政策,并要求企业对员工远程办公给予支持。 巴拿马卫生部12日说,当天该国新增1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病例数升至27例,死亡1例。(参与记者:倪瑞捷、杨晓红、唐璐、苏津)(完) (体育)题:从无人喝彩,到无人挥杆——病毒阴影下的高尔夫美巡赛 新华社华盛顿3月12日电题:从无人喝彩,到无人挥杆——病毒阴影下的高尔夫美巡赛 新华社记者王集旻 仅仅在10个小时前,职业高尔夫美巡赛主席杰伊·莫纳汉还信誓旦旦地宣布,未来一个月内的各项赛事将如期进行,只不过比赛不允许球迷现场观战。而10个小时之后,美巡赛就改口表示,未来三周的比赛全部取消,让美巡赛一下子从“无人喝彩”,变成了“无人挥杆”。 12日的北美体坛,一地鸡毛。新冠肺炎疫情传播下,各大体育赛事不是选择暂停,就是直接取消,就连户外空旷场地比赛、没有身体接触的高尔夫赛事也受到了影响。此次美巡赛的“朝令夕改”,也反映了疫情发展之迅速。 “我们的球员是在一片非常空旷的环境下进行比赛的,这也是由高尔夫项目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每一轮的赛事中,球员之间距离基本都非常遥远,我们认为只要不让球迷们聚集起来,赛事本身还是能继续进行下去的。”莫纳汉12日早些时候说。 不过到了当天晚上,在各大体育赛事纷纷宣布暂停、推迟和取消的压力之下,美巡赛显然感受到传递而来的焦虑,直接取消了未来三周的三项赛事。此外,正在进行中的球员锦标赛也被取消。 “我们竭尽所能为我们的球员创造安全的比赛环境,不过在目前情况下,由于各方各面的形势发生了非常迅速的变化,正确的做法就是直接结束比赛。”美巡赛在当天晚上的一份声明中说。 球员锦标赛是美巡赛系列赛事中的一站重要赛事,总奖金额高达1万美元,美巡赛在声明中并没有提及该项赛事是否会择期重赛。莫纳汉将在1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外界提供更多的信息。 在这四项取消的赛事之后,就是4月9日开战的重头戏美国高尔夫球大师赛。大师赛组委会在本月初曾表示,赛事一直同当地卫生部门保持联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取消比赛的计划。 很多球员对于美巡赛取消比赛的做法表示支持。北爱尔兰名将麦克罗伊说,在目前的形势下进行比赛“让人感觉恐惧”,就算是“空场”比赛,也无法让人感到安全,因为“只要有一个球员或球童中招,就可能让很多人倒下”。 麦克罗伊还表示,四处参赛的球员们应该立即进行检测,以确认是否已经被感染,他表示自己下周就会去进行新冠病毒检测。(完) (国际疫情)英国新冠肺炎病例增至例政府提升应对力度 新华社伦敦3月12日电(记者张家伟) 综合英国卫生当局12日发布的数据,英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增至例,与前一天相比新增例。英国政府当天还宣布,该国疫情应对措施从“遏制”阶段进入“延缓”阶段,进一步提升力度。 英格兰首席医疗官克里斯·惠蒂介绍,英国当天新增2例死亡病例,累计死亡病例数已达10例。惠蒂还宣布,英国的疫情风险等级从此前的“中等”升至“高”。 英国政府此前发布的疫情应对规划中,包括4个阶段:遏制、延缓、研究以及缓解。进入“延缓”阶段,政府的目标是尽可能降低疫情带来的影响,并尽可能把疫情高峰期出现的时间延后,错开当前流感季节,降低本地卫生系统的接诊和治疗压力。 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兰斯当天在一个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他们的最新评估是,英国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数可能在0到1万人之间。(完) (新华国际时评)确诊破万,中东抗疫亟需国际社会“搭把手” 新华社开罗3月13日电题:确诊破万,中东抗疫亟需国际社会“搭把手” 新华社记者吴中敏 13日,继欧洲之后,中东地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破万,除叙利亚、利比亚、也门、苏丹四国没有报告病例外,其他中东北非国家全未幸免。 新冠肺炎疫情在中东地区的发展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地区广、感染人数多等特点。从2月19日伊朗报告首例本土确诊病例到地区确诊病例数破万,仅仅经历3周时间。疫情在伊朗的发展尤为凶险迅猛,全国31个省份均未能幸免。仅12日一天,确诊感染人数就过千,两位副总统和多位政府部长、议员染病,议会休会。 疫情来势汹汹,中东多国逐步升级防疫措施,严格管控,以期切断传染源,阻止疫情进一步发展。伊朗宣布启动国家动员计划,并动用军队协助抗疫;沙特宣布暂停今年的朝觐活动,关闭与周边国家陆上和空中交通;阿联酋、黎巴嫩等国禁止大型集会,全国学校停课;科威特政府则祭出最严厉“封城”措施,停止全部进出科威特的商业航班,全国停工停学。 在应对这次疫情中,中东国家面临着比其他国家和地区更大的困难与挑战。一方面,中东国家普遍存在医疗系统薄弱、民众缺少防护意识、防疫资源严重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作为国际地缘政治博弈的“主战场”,中东地区多个国家长年战火频仍,政局动荡,经济凋敝,民生困顿,再加上部分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和打压,种种人为因素叠加,加剧了中东国家抗疫的难度。 以伊朗为例,由于长期遭受美国严厉的经济制裁,这个医疗卫生体系发达程度在地区曾经首屈一指的国家,如今缺医少药,防护装备严重短缺。据报道,在疫情最严重的库姆地区已有半数以上医护人员感染。伊朗议长拉里贾尼日前在致各国议会联盟和各国议长的一封信中对美国“非人道主义的制裁”表示遗憾,称其对医疗、制药和医疗设备的制裁阻碍了伊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努力。 而像伊拉克、黎巴嫩等国,政府去年已因为经济发展停滞、民生困顿而被迫解散。黎巴嫩日前宣布已无力偿还国际债务,每况愈下的经济状况令政府抗击疫情的努力捉襟见肘。 更遑论依然炮火连天的利比亚、叙利亚等战乱国家,以及也门、苏丹这样遭受战火与贫困双重打击的国家,疫情统计表上大写的零,并非疫情的真实反映,只能说明政府在疫情防控方面的困境与挣扎在生死线上民众的无力。 在中东抗击疫情的行动中,地区国家应当摒弃成见,团结一致,勠力同心。就连巴以这对缠斗了半个多世纪的“老冤家”,都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搁置冲突,共享信息,联手抗疫。西方国家更应打破成见,解除对地区国家的不公正制裁和封锁,防止人为因素加重疫情。更重要的,国际社会应该向叙利亚、也门、苏丹等战乱和贫困国家提供医疗物资与救治经验,以助力这些国家提高抗击疫情的意识与能力,避免疫情在更大范围传播扩散。 中东疫情暴发后,中国政府派出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驰援伊朗和伊拉克抗疫,同时向埃及、黎巴嫩、叙利亚等国提供医疗、防疫物资,交流分享中国的经验技术,携手共筑抗疫严密防线。中国以实际行动展现负责任大国的担当,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中东国家和人民一致好评。 新冠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世界正见证疫情带给人类的空前威胁。在这危急时刻,国际社会应团结合作,守望相助,为中东抗疫“搭把手”,确保受援方“一个都不能少”。(完) (国际疫情)综述:伊朗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破万 政府抗疫措施加码 新华社德黑兰3月12日电综述:伊朗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破万 政府抗疫措施加码 新华社记者陈霖 伊朗卫生部公共关系和信息中心主任贾汉普尔12日宣布,伊朗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达75人,成为首个确诊人数破万的中东国家。从2月19日伊朗报告首例本土确诊病例到确诊病例数破万,仅23天。伊朗从上至下对疫情发展越发重视,政府几乎每天都会推出抗疫新举措。 3月以来,伊朗启动全国动员计划。11日,总统鲁哈尼呼吁政府各部门投入到抗击疫情行动中,10万伊斯兰革命卫队和巴斯基民兵参与。12日,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下令武装部队建立医疗卫生总部。 中国援助伊朗志愿医疗专家组领队、上海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部长周小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可以明显感到,伊朗各界人士对疫情越来越重视,最高领袖已取消伊历新年致辞,多地已建成“伊朗版”医院,社区防疫宣传也在广泛开展,伊朗正根据自身情况,逐渐摸索出一条抗击疫情的途径。 分析人士认为,伊朗高层认识到,如果疫情持续,将在多个领域、特别是经济领域对国家造成重大影响,政府希望通过加大投入,尽早遏止疫情。 在德黑兰大学的清华大学学者刘岚雨说,伊朗政府通过延长假期、网络流量费用打折、开设远程教学等方式鼓励民众留在家中。 不过,伊朗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隐患,仍有民众对疫情缺乏足够重视,德黑兰市中心如今依然车水马龙,常有民众在街边聚集,还有人不戴口罩。 同疫情暴发初期相比,伊朗政府的防控措施和力度都在进步。除了呼吁居民不要外出,还推出了一些更为务实的举措,比如启用疫情检测电子系统、民众自测系统,基层组织还挨家挨户向居民打电话询问是否出现疑似症状等。 刘岚雨说,目前,伊朗确诊病例增速仍较快,政府各项措施的效果尚无法评估。此外,伊朗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抗击疫情民间组织,在政府管控难以触及的地方承担起防控疫情的责任。(完) (国际疫情)美国首都华盛顿及周边多个地标暂时闭门谢客 新华社华盛顿3月12日电(记者孙丁 徐剑梅) 出于对新冠肺炎疫情扩散的担忧,位于美国东部的首都华盛顿市及周边多个地标12日宣布或准备闭门谢客。 白宫游客中心当天在一条给来电者的录音留言中说,出于高度警惕,所有白宫参观活动已暂停。国会也宣布暂时取消参观活动,仅国会议员、工作人员、持证媒体人员、公务人士等有进入建筑群的权限。 美国史密森学会发表声明说,作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预防性措施,其旗下所有博物馆以及美国国家动物园将从本周末开始暂停向公众开放。 在与华盛顿市一河之隔的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和阿灵顿国家公墓当天也宣布暂停接待游客参观。 华盛顿市、弗吉尼亚州以及邻近的马里兰州都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2日晚,美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过例,死亡40例。 另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最新数据显示,美国42个州和华盛顿市已出现确诊病例。其中,华盛顿州疫情最为严重,确诊病例超过例、死亡31例。(完) (国际疫情)加拿大总理夫人确诊感染新冠肺炎 新华社渥太华3月12日电(记者李保东) 加拿大总理府12日晚发表声明说,加总理特鲁多的夫人索菲确诊感染新冠肺炎。 声明表示,11日晚,索菲结束访问英国回国后出现了低烧等症状,就诊后确认感染新冠肺炎。索菲的症状属于轻症,已遵医嘱处于隔离状态。 声明还说,特鲁多将继续完全履行总理职责,并将于13日向国民发表讲话。 据加拿大电视台报道,特鲁多和3个孩子没有出现感染症状,但他们都将被隔离14天。 12日上午,加总理府发表声明说,特鲁多在家办公进行自我隔离,等待其妻子索菲的新冠病毒检测结果。特鲁多原定12日上午与加拿大各省区领导人的会晤已推迟。 据加拿大卫生部12日公布的消息,截至12日晚,加拿大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例,并已出现首例死亡病例。(完) (国际疫情)伊朗新冠肺炎病例增至例 新华社德黑兰3月13日电(记者陈霖) 伊朗卫生部13日宣布,截至13日上午,伊朗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较前一日数据新增例,累计确诊例,其中死亡例、治愈例。(完) (国际疫情)西班牙病例日增破千累计超过例 新华社马德里3月13日电(谢宇智) 西班牙卫生部13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该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与前一日数据相比新增超过千例,累计突破例。 根据卫生部当地时间13日13时发布的统计数据,西班牙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9例,累计确诊例,其中死亡例,治愈例。 另据西班牙疫情最为严重的马德里自治区卫生部门统计,该地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达例。马德里自治区政府宣布14日起关闭当地所有酒吧、餐馆和迪厅,以防控疫情。(完) (国际疫情)日本国内新冠肺炎病例增至例 新华社东京3月13日电(记者华义)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电视台统计,截至东京时间13日10时30分(北京时间9时30分),日本国内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增至例(含包机归国人员确诊14例),其中19例死亡。 另据日本厚生劳动省12日午间统计,日本国内新冠肺炎患者中,已有人出院。 此外,“钻石公主”号邮轮确诊病例例,其中7人死亡。例不包括各国接回后确诊的病例,也不包括船上隔离期满自由回家后确诊的日本人。截至11日,邮轮确诊患者中已有人出院。(完) (国际疫情)韩国新冠肺炎病例增至例 新华社首尔3月13日电(记者陆睿) 韩国疾病管理本部13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当地时间12日0时至13日0时,韩国新增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死亡1例,新增治愈例。累计确诊病例数增至例,累计死亡67例,治愈例。(完) (国际疫情)印度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增至81例 新华社新德里3月13日电(记者赵旭) 印度卫生部13日发表声明说,印度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增至81例,较前一天的数据新增7例。 声明说,81例确诊病例中,64例为印度人,17例为外国人。(完) 使用公筷渐成中国民众餐桌新风尚 新华社南宁3月13日电(记者胡佳丽、李俞辉、郭轶凡) 一家七口人七双筷子,在摆放足够每个人使用的筷子后,家住广西北海市的庞慧在餐桌上又多放了几双夹菜使用的公筷。 “我家之前没有使用公筷的习惯。”庞慧说,现在全家人都非常乐意使用公筷,此前对公筷并不感兴趣的老人甚至成为提倡家庭公筷的先行者。 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说话时的飞沫、吃饭时的唾液等都可能成为病毒传播载体。“看到疫情中发生多起家庭聚集性感染的新闻,让我们产生危机感。”庞慧说。 庞慧所在的广西北海市,2月10日起,一封“使用公筷健康你我”倡议书传遍大街小巷。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一场为健康而战的公筷行动在北海顺势而生。 围桌共食是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惯,筷子不仅是饭桌上的用餐工具,更是维系情感的纽带。相互夹菜,是共食者表达亲昵的一种方式。 在庞慧看来,一双筷子也承载着家风教育。和很多中国人一样,她的启蒙教育从一双筷子开始。不能击盏敲盅、不能直插筷子、不能品箸留声……一条条餐桌礼仪随着筷子的使用入脑入心。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改变中国人的餐饮习惯,提倡公筷公勺的“餐桌新风尚”在中国悄然酝酿。 2月17日,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发出“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共创中华餐桌文明”倡议书,提倡实行“分餐制”“公筷制”“双筷制”。北京、上海、杭州、长春、长沙、贵阳、昆明等多个城市纷纷发布倡议,号召市民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等用餐习惯。 走进酒店餐厅,79岁的李美奇抓取一双筷子,高温消毒后的余温向双手传输着暖意。这位来自上海的“候鸟老人”自去年11月底来到北海市过冬。 自幼在家便有使用公筷习惯的她,对餐具卫生有着近乎严苛的要求。在她家中,总会备着两种颜色的筷子,用以区分公筷和私筷。不过筷子的颜色并不固定,因为每隔一段时间,筷子就要全部换新。 “因为酒店一日三餐都是自助餐,每道菜肴都配备公筷,而且服务员经常检查客人对公筷公勺的使用情况,这让我成了回头客。”李美奇说,这是她第四次入住北海珍珠湾海景酒店。 “分餐制和公筷制不仅能创造回头客,也是在赢取未来消费者。”北海珍珠湾海景酒店销售部经理王威说,疫情期间酒店更加注重餐具卫生,并疏导顾客加大用餐距离。 北海是中国知名旅游城市,全市有餐饮单位5家,每年接待游客万人次。“公筷行动”在当地推广,离不开餐饮单位积极参与。 北海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会长黄宗君说,协会将充分发挥行业自我管理作用,呼吁会员餐企单位迅速加入“公筷行动”,各饭店、餐馆等场所实行一菜一公筷、一汤一公勺。下一步,协会还将实地走访引导会员单位落实“公筷行动”,院校也要把公筷使用纳入校园食品安全。“连续3次抽查均%配备公筷公勺的餐饮机构,将被评为‘文明之星’并得到适当奖励。” 截至目前,北海市共发出倡议书28万份、张贴海报2.8万份等,电台广播、户外电子大屏、乡村大喇叭播放视频口号2万余次,一场多载体、跨区域、广参与的社会动员正迅速展开。 中国民众在外就餐时使用的消毒碗筷通常由各地的消毒中心统一提供。“往后每桌餐具配备的筷子数量要翻一倍。”北海市餐具消毒中心书记程富文说,中心承担日均2万多套消毒餐具洁净卫生任务,目前因疫情未恢复运行,但已开始着手筹备工作,加购消毒筷子及生产设备,并设计更换消毒餐具包装膜。 “届时,每套消毒餐具包装将加印‘使用公筷健康你我’,倡议市民和游客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健康习惯,‘一菜一筷,一汤一勺’各取所食,做公筷行动的推动者。”程富文说。(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sh/1204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