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疫情2月8日0时至24时,本市新增1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例为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3例否认湖北接触史,正在进一步核实,均已送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救治。现有疑似病例例,新增密切接触者例,累计确定密切接触者例,其中例已解除医学观察。出院3例。截至2月8日24时,本市累计确诊病例例。其中出院37例,死亡2例,医院进行隔离治疗。东城区9例、西城区38例、朝阳区55例、海淀区52例(新增3例)、丰台区27例、石景山区13例、门头沟区3例、房山区14例、通州区16例、顺义区10例、昌平区17例、大兴区35例、怀柔区7例、密云区5例、延庆区1例,外地来京人员24例。平谷区尚未有病例。 昨日,在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曾群强调进一步加强家庭内部的疫情防控非常重要:卫生防疫专家强调,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 _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 _ 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 _ 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_什么是气溶胶? _可能大家都有过这种经历:走在楼道里甚至路上,明明周围几十米之内都没有人,但仍然可以闻到烟味。我们闻到的就是烟草燃烧后形成的几百纳米左右的颗粒。 越小的颗粒,空气的粘性作用就越明显。微米级的颗粒在空气中像是芝麻撒在蜂蜜里,几乎不下沉。定量来说,静止空气中同一高度的小颗粒停留时间跟其表面积成反比。对于1微米的颗粒,在静止空气中沉降时间为1小时以上。而环境中总有风吹草动,于是这些颗粒几乎永远不会沉降,始终停留在空气中。这也是为什么抽烟的人可能早已经消失不见,但余味还久久不散。 这种在气体中稳定分散悬浮的液态或固体小颗粒叫做气溶胶(aerosol)。之所以翻译为“胶”,大约就是取颗粒与媒介之间黏黏糊糊、难分难舍之意。 含有新冠病毒的飞沫核尺寸就在亚微米到微米的范围,与烟草燃烧后的颗粒尺度类似。因此,飞沫核在空气中可以悬浮很久,并且在空气中湍流的推波助澜下漂移到远方。飞沫核中的冠状病毒有蛋白质膜壳的保护,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保持活性。若是被人吸入体内,就有可能导致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_排泄活动也可以产生气溶胶 _年2月1医院(南方医院)在某些新冠肺炎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RNA)阳性。虽然检测出RNA不等同于是有活性的病毒,但可能性是有的,这使“粪口传播”引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