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8日电(记者尹力)今年1月至6月,北京的细微颗粒物(PM2.5)累计浓度仅为46微克/立方米,创历史同期新低。今后,北京将继续调整运输结构,推动移动源低排放化,年底前新能源车保有量可达40万辆左右。记者从8日举办的年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行动论坛获悉上述消息。

北京晚霞美景。安立琨摄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当日,来自联合国环境署、英国伦敦、韩国首尔,以及美国加州等多地的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负责官员和专家,在论坛上分享了各自城市在大气污染治理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最新政策、行动、成效和下一步规划,为北京精准施策治理大气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国际经验。多位代表的发言显示,协同推进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减排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城市的普遍共识,对于发展中国家城市来说,协同推进这两个目标会更加有效率和节约成本。

据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李翔介绍,目前,北京已成为中国内地首个基本解决燃煤污染问题的地区,其二氧化硫浓度从年的27微克/立方米降至年的6微克/立方米,浓度与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当。今年上半年,北京地区的PM2.5累计浓度创历史新低。

机动车方面,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万辆。下一步,北京将以重型柴油车为重点,大力推进车辆电动化,分步推进公交、环卫、出租、轻型物流配送以及机场等新能源车替代。同时,北京还将同步推进新能源车路权优先等配套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在年底前,预计新能源车保有量可达到40万辆左右。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表示,近年来北京GDP增长了10.8倍,人口增长了74%,机动车保有量增长了%,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了86%。与此同时,北京的空气质量有显著改善,年到年的20年间,北京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年均浓度分别下降了93%、38%和55%,年至年间的降幅尤为显著。(完)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sh/1474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