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的融合与转型已到攻坚阶段,今后3~5年是我们生存的窗口期。“互联网+广播”,应该是互联网平台与已有传统广播平台,在生产、发布、经营链条上的真正融合。未来,车联网将给广播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车载终端平台式的应用将会打破传统广播的垄断。 “互联网+广播”的突围与创新 席伟航 从去年开始,广播相继两次遭遇“危机”。一次是滴滴、快的等打车软件的出现,很多媒体认为死掉的会是传统广播;第二次是这两年异军突起的商业移动音频APP,在业内又一次引发担忧,传统广播的生存空间是否会被挤压? 从现在看来,这个担忧还为时过早。以几个数据为例,第一个数据是央视索福瑞统计数据,年北京电台的广播收听人数为万,年为万,截至年10月的收听人数为万,保持小幅上升。 第二个数据,现在一些商业音频APP号称下载超过1亿,但通过手机收听广播的人数不到10%,而传统广播听众的忠诚度和黏性仍然非常高。所以,网络广播的受众与传统广播听众虽有重合,但两者的收听行为和使用场景还是有很大区别。 此外,截至年11月,在北京电台的广告增量中,各类APP应用在北京电台的投放额已经将近1亿,滴滴、快的也早已成为我们的用户。 传统媒体的融合与转型已经到了攻坚阶段。如何在这样的关键阶段迎难而上,我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 第一,利用互联网平台增强与用户的连接能力 要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新媒体平台去满足用户按需消费内容以及广告主进行精准营销的需求,将内容发布、用户互动、品牌营销拓展到互联网平台上。在互联网平台的打造方面,可以尝试两条腿走路: 一是以较低的成本投入,利用成熟的、用户规模庞大、非直接竞争的商业平台,特别是社交媒体,将其作为转型的试验田。目前,北京电台和其他电台一样,主要是利用白癜风治的好吗儿童白癜风发病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