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的nbspNASA火星发布
NASA28号说晚上23:30(北京时间)会发一个关于火星的大新闻,说是“解开了火星之谜”,这个大新闻可能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八一八。这次发布会的出席人员包括: JimGreen,directorofplanetaryscienceatNASAHeadquartersMichaelMeyer,leadscientistfortheMarsExplorationProgramatNASAHeadquartersLujendraOjhaoftheGeorgiaInstituteofTechnologyinAtlantaMaryBethWilhelmofNASA’sAmesResearchCenterinMoffettField,CaliforniaandtheGeorgiaInstituteofTechnologyAlfredMcEwen,principalinvestigatorfortheHighResolutionImagingScienceExperiment(HiRISE)attheUniversityofArizonainTucson注意,这五个人,里面有三个都是主任、首席科学家之类有title的家伙,只有两个不知道是谁。一查发现,LujendraOjha是亚利桑那大学地球物理专业年本科毕业的,现在在乔治亚理工就读博士,行星科学方向。MaryBethWilhelm是康奈尔大学刚刚毕业的博士,现在正在NASA做博士后。那很容易猜测,一定是这俩年轻人直接做的工作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所以我们来八一八这俩哥们吧!名字奇怪的尼泊尔大胡子大哥LujendraOjha不是第一次造出大新闻了。年他还在就读本科时,就做过关于火星表面物质坡移的研究。他用的是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RO)搭载的一台高分辨率相机HiRISE,这台相机能够以高达一米的高分辨率对火星表面反复成图,从而给我们追踪火星表面特定位置地表特征随时间演化的情况,也就是说,Ojha研究的,不是一个“死”的火星,而是一个“活的”、不断变化之中的火星。我们具体看一下他年这份研究。他首先是把MRO的图像做了修正,以便于能够直接比较相机出于轨道上不同角度时拍摄的图像。然后他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在火星南半球中纬度地区某些陨石坑的陡坡上,出现了一些深色的线条:看起来就像是什么流体冲刷过一样。当然其实在火星上找到流体冲刷痕迹本身不是什么新闻,甚至都不需要MRO这么高分辨率的相机。我们早就在火星水手谷两侧发现了这样的沟壑地形,这我们太熟悉了,不就是水冲出来的嘛:然而Ojha的发现不仅仅是流体冲刷痕迹那么简单。MRO的时间分辨能力让Ojha第一次发现,这样的痕迹是在变化的。具体来说,在夏季时,那些痕迹逐渐产生,到冬季时,就逐渐消退——Ojha给这种特征起了个名“TransientSlopeLineae”,“暂态坡地线条”。这些线条的宽度约2米,长度在几百米这个量级。(图为年5月20日和年7月9日,同一地区的两张照片。可以明显看到TSL的区别。)这种暂态特征的存在,几乎可以肯定的说明,火星上不仅仅是历史上有过水那么简单,而是就在此时此刻,火星上处于夏季的某些区域,就是有正在潺潺流动的季节性河流的!有水啊,就可以有生命,就可以blablabla,请自行脑补一千万字一个世纪以来关于火星的科幻小说。(另一个地区不同时间对比图像)补充一个小细节,细心的同学会问了,火星离太阳比地球要远,温度比地球上低,这就算有水,还不全都冻上了?火星上的温度足够让水融化、流动起来吗?——Ojha同学说了,这水不一定是纯净水呀,它可以是含有高氯酸盐的咸水,含盐的水熔点比较低,并不需要非达到0°C才能融化。当然作为一个严谨的同学,Ojha在年的文章里还没有斩钉截铁的说这就是水,另一种可能性是,这是某种固态颗粒流成的沙河。他的研究也留了个尾巴:还需要解释的是,为什么这些特征只出现在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按理说赤道上温度也不比南半球低的,也应该能发现类似特征才对。另外如果是水的话,水从哪来也是个问题——就算地表存留一些冰块,在若干次消融之后,冰融成水,再蒸发到大气中,加上冰块自身的升华,很快这些水源就消耗干净了。我们现在之所以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应当说明水源是可以得到补充的,从哪补充的——不知道。火星表面地理活动也往往跟二氧化碳的参与有关,这种现象中,是不是与二氧化碳的凝固-升华有关,也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之后几年Ojha乃至火星科学界很多人的研究也都围绕这一现象展开。不过由于不明原因,后来他们转而指称这一现象为RecurringSlopeLineae(RSL)。年,Ojha一篇新文章中报告,他们扩大了研究的范围,把南半球所有符合预测的RSL产生条件(向阳、陡坡、基岩暴露)的地方看了个遍,发现这些符合条件的地点中,只有很小比例的地方确实产生了RSL现象。他们也明确的证实,这种现象确实跟二氧化碳没啥关系。这个研究发在了Nature,一作是McEwen。这篇文章给水的来源提出了一个可能的解释:也许有某种吸湿的盐,能从大气中捕捉水蒸气,将其固定下来,在夏季再融化、释放。这篇文章还发现,RSL现象的发生,与火星上沙尘天气也有关系。文章还猜测,如果这真的是盐水导致的,那最有可能的盐将是CaCl2。基本上Ojha同学之前的研究就是这些。下面来看看Mary同学。这个Mary妹子虽然刚刚博士毕业,也是在火星研究领域有了很长时间的经验了:她从16岁就开始在NASAAmes搬砖,先后研究过火星上的冲沟、地球沙漠极端微生物、Pavilion湖的微生物岩等。她的博士论文是研究地球上跟火星相似的环境,以便于选择火星表面适合未来研究的地点。她研究的地点包括智利北部的阿塔卡玛沙漠和南极干谷——都是地球表面最干旱的地点。她的具体研究内容是分析阿塔卡玛沙漠土壤中的脂质化学,看这些生物标记物在年龄约为万年的极干燥土壤中如何保存和降解。这将对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的研究有直接的帮助。 我们刚刚提到说Ojha及其合作者的研究认为,火星上的水很有可能是富含高氯酸盐的盐水,Mary也写过一篇科普文章,“警告”未来的火星宇航员们,小心火星表面富含高氯酸盐的土壤——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别吃火星上的土”。Mary同学,你也不想想,人怎么会去吃土呢?——Mary同学表示,重点不在人要不要吃土,重点在于,我们发现地球上那些极端干燥的环境中,有些微生物是可以吃土的:就是高氯酸盐这种在火星上广泛存在、还能用来提炼火箭燃料的东西,可以被地球上某些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当做食物享用。 话说到这,我们基本上能够猜出这次NASA发布会的主要意思了:首先,Ojha同学表示,我们发现了火星上流动的水的证据,这些水存在的温度有时候会低于0度,也就是说一定是高盐、低熔点的,而其中的盐主要是高氯酸盐。有水就可能有生命,那高盐的水有没有可能有生命呢?Mary同学接过话茬,表示说我们在地球上最干燥、最像火星的一些环境中对土壤取样,发现里面有一些微生物,是可以以高氯酸盐作为食物的。所以,我们觉得,火星上虽然不见得就真的存在食用高氯酸盐的微生物,但是至少具备了噬高氯酸盐微生物存活的可能性。Mary最近的一篇文章是研究火星中纬度地区的地表水冰——为什么是中纬度?因为Ojha在中纬度地区发现水流了呀。她这篇文章的结论是,一个叫做AmazonisPlanitia(亚马逊平原?)的地方,因为最近的一次陨石撞击事件,而最有可能有暴露在地表的水冰,因此是未来火星车着陆探测的理想地点。这个意思够明确了吧,国会,请再让我们发一个火星车,降落在AmazonisPlanitia那潺潺流动的小溪旁,挖一勺土测一测吧!——“我们保证完成任务!”果然,发布会结束了,看来猜的基本没错。补充几点:这次的重点实际上是,通过分析CRISM这个设备拍摄的光谱,具体确定了这些RSL的成分。之前猜说是水,是盐水,是高氯酸盐水,现在光谱出来了,证实此前人们猜的没错。(a、b两个点的光谱跟实验室模拟的火星土壤+高氯酸盐混合物光谱的对比,可以看到有很多相似的吸收坑特征,尤其是1.9微米这个坑,非常显著,说明确实是高氯酸盐。)而且一并连形成原因也解释了:高氯酸盐固体会吸附大气中的水蒸气,冻起来,在气温上升时再融化释放出来。(当然这个理论原来也已有了)其实这样说的话,我也猜一句:这样的现象绝对不仅仅发生在陨石坑旁边的陡坡上。只不过是这种地方冰融后,能顺着坡流下来,这样容易被发现。在火星的很多平地,应该也有这样季节性的吸附-冰冻-融化的循环,但是水没有流动起来,所以没有被注意到。看吧,过几年人们就会发现火星地表水更广泛的存在。 _______ 还想知道更多?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排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