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月一到 年关就更近了 寒冬腊月里“吃腊味”是中国人的传统 这个时候家家户户肯定会备有 各种各样的腊味 腊肉、腊肠、腊鸭 看着就让人眼馋 在那个没有冰箱的年代,人们用盐腌的方式来延长肉类的保存时间;而现在,人们制作腊味,更多的是迷恋那独特的香味和口感。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发布的致癌清单中,中式咸鱼、腊肉等均在一类致癌物之列。 小伙伴们可能不太明白 一类致癌物是什么概念? 别着急,咱们图表走一个: ↓↓↓ 一类致癌物就是达到了一定剂量肯定会致癌的物质 那腊味真的就不能吃了吗? 导致腊味中产生致癌物的原因是什么呢? 下面快来了解一下吧~ 腊味产生致癌物的原因 盐腌 盐腌肉中的蛋白质含有氮元素,经过微生物代谢后,可产生亚硝酸盐。或在人体胃肠道内和蛋白质的消化产物二级胺和四级胺反应,生成亚硝基化合物(NOC),尤其是生成N-亚硝胺和亚硝酰胺,它们可是公认的致癌物。 熏制肉类在熏制过程,产生大量浓烟,这些浓烟中不乏一些有害物质。多项实验证明,长期吸入或食用含苯并芘较高的食物易诱发肺癌、肝癌、胃肠道癌症等。 腊味还能食用吗?其实少量食用腊肉 致癌物质会随着代谢排出体外 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因此食用腊肉应该严格控制摄入量 切不可长期摄入过量 建议: 成年人每次不超过克 一周不超过3次 不宜吃腊味的人群 儿童和孕妇 腊味营养价值较低,并不利于儿童和胎儿的成长发育,而且儿童肾功能并未完全发育成熟,会增加肾脏负担,所以最好少吃,甚至不吃。 高血压患者腊味属于高盐食物,高血压患者食用后不利于血压的控制,因此最好不吃。 肾不好的人肾脏不好的人肾功能受阻,无法及时将体内的钠离子排出,堆积后容易造成水肿,所以最好也不吃。 心血管疾病患者腊味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属于高胆固醇食物,摄取过量易造成血管阻塞等问题,所以少吃为妙。 痔疮患者患有痔疮的人,如果吃过量的腊肉,从中摄取太多的盐分,容易增加静脉的血压,加剧痔疮的痛楚。 肥胖人群腊肉制作时都会选择肥肉相间的,属于高热量、高油脂食物,脂肪含量更是可高达50%,因此,肥胖人群、高血脂人群还是不吃为好。 循三步,减伤害,放心吃 除了控制用量 遵循以下三步 也能减少腊味带来的不良影响 洗、泡、煮 洗:食用之前先进行清洗,能去除浮尘、其他有害微生物。 泡:能帮助稀释亚硝酸盐。 煮:让过多的盐、糖和脂肪溶于水中;而且高温还能杀死制作过程中的一些细菌、病菌等。 搭配蔬菜维生素能有效阻断亚硝胺在体内的合成;蔬菜中含有的纤维素,能促进排便,减少食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从而减少人体对有害物质的吸收。 巧用香辛料放入大蒜、辣椒、生姜,这些辛辣调料可以帮助抑制胃中的硝酸盐还原菌,降低硝酸盐的含量。 餐后补救法食用后也可以喝茶,茶多酚能阻止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补充乳酸菌(如奶酪、酸奶等),乳酸菌对于亚硝酸盐具有降解作用。 自制腊味更安全专家表示,相比市场上购买的腊肉,自家制的可能吃得更放心安全,而且在制作过程中做好以下几点也能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 肉类要新鲜 不新鲜的肉会产生更多的胺类物质,与亚硝酸盐结合,易生成更多的致癌物。如果怕脂肪过多,也可适当多加入瘦肉。 要细盐并控量粗盐杂质多,亚硝酸盐也会多,所以要是自家腌制,尽量使用精制的细盐,吃个放心。一般来说,腌制猪肉使用3%的盐,腌鱼使用2.5%的盐。 要控温为了预防苯并芘的产生,最好选择松树、柏树等优质木材进行熏烤;另外,慢火慢烤,温度控制在50-60度不滴油。 最后小编还要提醒大家 如果气温升高 腊肉不能继续在常温下保存 最好洗净,用保鲜膜包好 放入冰箱,防止变味 合格的腊肉、腊肠、熏肉等 可以放心吃 但要注意食用量哦 来源:健康八桂、北京卫视、广西以上图文,贵在分享。 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即删。 原标题:《腊肉、腊肠有致癌风险,是真的吗?遵循这几步,能安心》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sh/1578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