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高校圈子里,传媒大学相对有些“不合群”,一则是这所大学位置独立,校园不在高校集中的海淀区,而地处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城市副中心之间,在朝阳区的定福庄。 二是专业“偏文”,与北航、北理、北化等高校相比,传媒大学以新闻广播专业为传统主干学科,学生们讲求气质、嗓音甜美,颜值在线。 这几天的传媒大学,颇不安宁。因为在校学生中出现阳性病例,传媒大学快字当头,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校园实行应急封闭管理,环境筛查、轨迹摸排,中秋夜连夜转运五百余人,坚决阻断病毒传播。 疫情当前,传媒大学从容镇静,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这所大学的特点就是“应变能力强”,从来“不怵场”。 传媒大学始建于年,原叫北京广播学院,以盛产广播员较有名气,年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目前是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 传媒大学学科特色明显。近年来持续强化信息传播领域“小综合”的学科特色,走新工科、新文科融合发展之路,软科国内大学专业排名榜上,传媒大学72个专业上榜,19个专业评级A+,其中12个专业排名全国第一。 传媒大学现有21个教学科研单位,84个本科专业,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国家“一流学科”,3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2个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覆盖近80%的在招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余人。 传媒大学,现在也在不断改变固有的“广播员”印象,从靠“脸”吃饭向靠“技术”吃饭转型。经济与管理学院年成立,但其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在全国所高校中排名第七位,形成了以传媒经济、管理科学与工程融合互动的文化传媒类研究。 曾是建校之初三大系之一的外语系,现在则是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现有22个本科专业和19个小语种,英语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是北京市一流专业,译制专业本硕博贯通,在全国独树一帜。 这个学院培养了大量驻外记者、外语播音员,外交官和翻译人才,如王冠、鲁豫、陈晓楠、吴正龙、张邦栋、刘骁骞等。这个学院的学生,心理素质都非常高。疫情当前不恐慌,可以说是基本要求。 传媒大学的朋友圈。传媒大学在广播领域认可度很高,其毕业生“上手快、筋骨壮、后劲足”。目前,传媒大学在国内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榜单上,总排名第位,北京市内排名第17位,艺体类排名第1位。 国内新闻传播领域,向来有“北人大、南复旦”之称,传媒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冯琳,最终选择了复旦大学读取研究生。 国内新闻学科排行榜上,前五名的位次上,一般为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传媒大学、武汉大学和暨南大学。 相对来讲,新闻优势学科的高校,还有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云南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河北大学、上海大学等。这都是传媒大学的远近朋友,媒体界校友较多的高校。 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传媒大学统筹安排,制定了周密的应急预案,多次进行模拟演练,储备了丰富的生活物资,有信心有底气度过难关。这些朋友们也都通过各种途径表达了支持意愿,以及做好了支援准备。 目前,北京朝阳区、第二外国语大学等友邻单位,都已经组织志愿者和专业力量进入传媒大学,共守一方平安。 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中传校园将恢复欢声笑语和勃勃生机,迎来疫消云散的最美金秋。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sh/1697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