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广播电台联e会:探讨自动驾驶新未来

在当下,包括自动驾驶在内的多种车科技纷纷涌现,然而作为活在当下的人们,对于自动驾驶的接受程度究竟有多少呢?

年初,全球领先的汽车技术与服务供应商博世针对中国现有的汽车用户开展了一项驾驶员辅助系统及自动驾驶的市场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有78%的中国受访者认为驾驶员辅助系统是未来汽车合理的发展方向,这一比利超过了欧洲的52%及美国的47%;有66%的中国受访者认为,驾驶员辅助系统能让驾驶变得更安全,并有75%的中国受访者认为自动驾驶将是未来的驾车方式。然而,这两个数值在欧洲和美国都未超过50%。

从调查数据不难看出,大部分中国车主对于自动驾驶持积极开放的态度,并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度与认知度。

6月中旬,北京交通广播联e会节目也就自动驾驶的发展等问题,请来了两名观察员(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邓中亮、ZD至顶网总编高飞)在节目中参与讨论,从技术、伦理、法规等多个方面展开了深度讨论。下面就让我们来解读一下,此次节目中都探讨了哪些用户关心的问题。

什么是自动驾驶或无人驾驶?

邓中亮:“简单说无人驾驶也好,还是自动驾驶也好,就说明不需要人去干预的一个驾驶,称之为无人驾驶。实际理解咱们在车上开车,现在靠人去驾驶,把着方向盘踩着油门,包括点火刹车等等,这个过程是在无人驾驶里面就不需要人了,就靠计算机靠电脑来进行控制,当然中间包括很多,有人说把它称之为叫驾驶的机器人,可以这么说,但是这个机器人它分很多,包括控制单元和(感知)等等,是一大堆机器或者是一堆电脑,再加上我们的控制系统等等一起组成了一个系统,而这个系统实现了人的驾驶功能,凡是具备这种功能的驾驶我们就叫做无人驾驶。”

高飞:“我觉得自动驾驶这个概念可以看它英文,英文就是“driverless”,就是没有司机,我们可以理解为以前买车的时候你买的只是一个车,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就是你买车的同时配了一个司机给你,但这司机只不过不是人,是一个机器,机器和这个车本身已经整合为一体了,等于是司机车一体这就是自动驾驶或者无人驾驶。”  

无人驾驶或自动驾驶实现后,是否还需要人呢?

邓中亮:“人只需要给出一个指令,其中包含目的地、时间等条件,并且信息的输入方式将来可能不只是用手去敲,可能说句话就行了,当然最终可能更智慧一点就是你在想什么,它了解你,你觉得你想去哪的时候它已经知道了,它就给你送去哪了,当然是最高级的无人驾驶了。”

未来的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汽车,是不是基本上跟科幻片里那种感觉是差不多的?

邓中亮:“我认为是这样子,这样无人驾驶就不需要人,所以人在车里可以干很多很多别的事,与驾驶没关系的,在无人驾驶里面一般会配备相关的技术来支撑,怎么样去无人驾驶,包括我们的计算机技术,计算技术。第二个是遥感,第三个通讯,第四个控制,第五个是定位导航,一个一个更高层,人工智能,你决策到底是加速还是踩油门,踩刹车,还是拐弯,选择什么车道等等所有这些动作都是靠计算机来完成。当遇到突发情况时,例如一只小猫窜出来了,这时车子便可以做危险性的判别,到底是撞猫还说是保护自己等等,而这些工作原来是靠人去进行判定的,在无人驾驶里面因为你所有的控制权交给了机器,人可能更高的指令控制权,可是一般情况下你就放心地让机器去开了,所以它来完成人所有的动作。”

高飞:“其实关于自动驾驶,很多科幻片它描述的不只是车,包括像飞机等等这样的状态,等于说你上了这个交通工具之后,这个交通工具直接就把你从A地把你挪到B地了,但是我觉得现在的自动驾驶是离这个科幻片中描述的场景,我个人觉得可能还比较遥远,因为主要的原因在于说这个路面的状况实在是太过复杂,它不像科幻电影当中那么理想,我们在科幻电影当中很少会出现说红灯拥堵等等这些状况,我们经常是发现这人上了车然后几首音乐之后这个人已经到了,现实的情况往往是你刚要出门,忽然旁边一个电动三轮车出现了,然后横在马路中间了。就好比有送外卖或发传单的人突然出现在车子前,这种时候其实在科幻电影当中完全几乎没有相似的设计,可是现实世界当中我觉得到处都是充满了这种不可知的情况,我觉得科幻电影实际上是基本不描述这个状态的。

从技术层面上来看,目前在通往无人或自动驾驶的路上,遇到了哪些难题?有哪些是比较难攻克但是又是对实现无人或自动驾驶很重要的一些关键节点呢?

邓中亮:“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全世界就开始研究自动驾驶或者无人驾驶了,它这里面刚才提到过有好几大关键技术。”

“第一,高精度的定位能力。”邓中亮解释道,“我们要判断我在路上还是在哪,车必须在路上跑,大家经常用卫星导航,打开车一看很漂亮,而且二维半的地图就有了,可是路上显示的两条线,一条黄线或者是一条白线也好,旁边一条辅道,这两条线之间并没有反映出车道在哪个地方。例如判断车子处于辅路还是主路,桥上还是桥下等等,这必须通过定位技术来进行解决,当实现厘米级的定位和图像的分辨能力,也就可以实现车道级的分辨能力了,这一技术目前在民用领域,我国的北斗已经可以实现这样的高精度定位了。”

“第二,对于实时路况、周围环境的图像识别及判断能力。目前我们开车,用户在自己的定位导航的屏幕上看不见前面有几辆车的,所以这个定位导航目前是为人服务的,因为人有很多反应和控制、分析决策的能力。其中包括观察的能力,它只是你的一个输入信息,自动驾驶就靠计算机来判定了,计算机刚才你们提的比方说猫、狗,包括有人穿插进来,你得发现他,这里面包括视觉的和它的感知的感应信息,你就都得有了。

所有的这些信息进行综合你才能决策,你到底从哪走,是走加速,减速,包括拐弯等等,这些动作是在这些充分的信息分析的条件下才能产生,保障你的行驶安全,所以这是第二个,也就是我们对图像的识别能力,包括物的判定能力,就是对照能力。”

“第三,就是我们的通信能力。如你的车况到底好不好,你的车跟其他的车之间你要进行预判,一般说我们保持安全距离,机器和车什么叫安全距离?安全距离就是你能最快反应的最小距离到底是多少,要反应不过那就是撞车了,出事了,交通事故了,所以在北京比方说我们到了节假日的时候大家最害怕的就是放假出去旅游,一旅游到处堵车,为什么,你根本就不知道哪个地方车多和不多。第二,一跑道说高速公路哪个地方追尾十几辆,二十辆,三十辆,甚至更多,什么叫追尾,就是你判断不准所以才追尾。

机器的计算能力它可以计算到毫秒级,微秒级。第二,它的定位能力可以到分米级,厘米级甚至毫米级,这些能力比人是要强的。想想把这套装置配在你车上,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现有的技术基础还是比较昂贵的。”

有种观点表示“如果不是所有的车都用自动驾驶,而且必须强制你用自动驾驶,安全完美的自动驾驶就不可能呈现”两位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高飞:“我某种程度上比较同意这个观点,就是说如果自动驾驶要上的话,最好是所有车都上,或者起码是这个路段的所有车都上,这样的时候才能保证这个路况,自动驾驶的好处才能表现出来。

“我举一个自动驾驶的好处,因为几位听众朋友都问了,说这自动驾驶好像听起来好,其实这个好处真的很大。大家在开车的时候经常会等红灯,有的人会有这样的感受,就是绿灯的时候车都不动,等到红灯的时候车才逐渐往前开,原因都是司机有一个反应时间,绿灯的时候第一辆车走了,后面的司机基本每人反应慢两秒钟左右,基本上这一个绿灯可能就只能过10-15辆车,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是自动驾驶,绿灯开启那一刻计算机就算出来了大概有多少辆车可以过这个灯,50辆或者80辆车一起移动,大家有没有想到这个场面多么的壮观,跟火车一样,就等于一块的车,差不多比如说方圆平米的车辆一起往前移动,这个效率比人工驾驶的效率高得太多了,所以我是比较主张说成块的车,这一批车都上自动驾驶,可能是比较理想的。”

邓忠亮:“我的观点可能有不同的意见,自动驾驶也好,无人驾驶也好,它是当汽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我们不能排除现在还会有人类驾驶存在,人机车的混合它是正常的,无人驾驶真正达到应用就必须要人车混合在一起能满足安全的基本要求,才有可能推行。要不然就跟刚才我们的高飞先生说的,那我们的车就只能在有限的区域范围之内运行,才是满足了安全条件,这个可能对无人驾驶车辆的运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反过来讲,技术是我们无人驾驶的重要保障,所以必须突破相关技术,比方说我们目标的识别,快速响应,现在实际上跟人相比它有它的优势,它可以算得很准确,人是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水平,或者不同的习惯,导致了我们交通其实很拥堵,你看我们的二环,三环,它一个红灯也没有,但是它堵,很多城市都堵,跟司机的水平,跟他的习惯都是有关系。”

“例如目前环路上存在的慢车压车的情况,他一下就压住了整个路段的车速。而到了无人驾驶的时候,当这个车,一个是车跟车之间我们认为它是相同水平的司机,因为它机器,相当水平的司机,刚才高飞先生说的我们的车可以保持非常畅通高效运行,这是没问题的。”

“另外,你那个车不能永远在那个路上开着,当无人驾驶启动以后,人的驾车水平到底是进化了还是退化了,这个问题值得商榷了,可能退化了,等他换到手动驾驶人工驾驶的时候坏了,那就更不安全了,所以在无人驾驶推行过程当中,我们第一得从安全处于,必须它跟人、车,机器驾驶,人类驾驶要混合在一起还要保证安全,它的安全保障体系比我们现在就更有效,比如说你挪车,很多新司机他挪车的时候判定不准,他就把别人车刮了,同时把自己车刮了。二是他踩刹车具体判断不准就把别人追尾了,或者是被别人追了,这无人驾驶车的时候,他至少可以对前面的车判断准确一点,只要他判断准控制在安全距离范围之内,他可能会减少我们这种车的碰撞事故,保证你的安全,这是一方面。

第二方面是车联网现在变得很热点,就算不是无人驾驶的车也可以联网,车跟车之间可以传递信息,这样你的车一旦减速多少或者是状态是什么,我后面的车能知道,这个时候我可能避免了你驾车的不良习惯或者是不好的状态对我产生的威胁,包括它的每辆车,包括动作,人的行走等等,这些东西是需要我们的技术来支撑,有了这些技术它可以更准确地把这些信息分析透彻,然后给我们提供更精确的判定。”

自动驾驶汽车如何实现室内停车时的定位?目前室内定位的精度可达到多少?

邓忠亮:“室内定位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应该说我们有很多的解决方案,前期科技部提出了叫(细河)重大计划,“十二五”成果展大家可能也







































早期白癜风症状图片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sh/244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