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心养性明德修身

——海淀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实践研讨会成功举办

年5月20日,由海淀区教科院与中华书局主办,翠微小学承办的“育心养性,明德修身”——海淀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实践研讨会成功举办。来自海淀区和北京各区县的余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海淀区教工委书记尹丽君,海淀区教科院院长吴颖惠,中华书局副总编审尹涛,中华书局经典教育推广中心副主任王传龙,北京教育学会监事长万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山等莅会指导。各位专家对翠微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实践的内容和方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作为海淀区传统文化教育的课题校,在总课题组的规划设计下,翠微小学结合本校“明德至翠笃行于微”的校训,从不同层面展示了育人的主题,出色地承办了这次活动。

翠微会客厅,刘一达先生的“北京老规矩”呈现出浓厚的皇城根下的地域文化特色,让孩子从小学会在生活细节中传承践行文化精髓。

四节经典教学观摩课分别从诗词吟诵、义利之辩、比德如玉、中庸之道等层面揭示经典义理,并着力凸显儒家文化和当下学生生活的勾连,使他们学会明理明德、践行笃行、意情愉悦、健康自我。

“论语心读”教师论坛将教师推上前台,让他们畅谈在经典的影响下,对教育目的、教学对象、教育时机等诸多方面产生的新的理解和感悟,并学会在坚守君子人格、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传统教育理念的前提下,灵活应对当下新的教育场境,确定适当的教育目标、教育路径、教育方式。

“人与自然”的诗词吟诵,让学生体会中国人天人合一之趣、之情、之理;“家国情怀”诵读展示,让学生在诗教中体会家国一体的情怀,丰富和升华中国人的情感,高尚和高贵中国人的灵魂!

名家讲坛北师大李山教授的《诗教传统与文脉传承》,让听者沉浸其间。他对《诗经》出神入化、融会贯通的研究使我们深切体会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与温暖。

许培军校长发言非常精彩,许校长从参观敬德书院、海淀西山孔子学院所见所闻,到翠微小学传统文化课程结构解析,到翠微教育集团计划在北部校区筹建敬德小书院的思考,她的汇报让与会者对这所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他们有了更多的认同。

海淀教工委书记尹丽君、中华书局副编审尹涛、北京教育学会监事长万福等领导专家高度评价了翠微小学的现场活动。

翠微小学有中华传统体艺课程(技艺类),如面塑、书法、国画、篆刻、武术等,它让学生专注精心,身心进入空灵状态,沉浸于艺术的创造和身心的陶冶;有中华传统经典课程(知识类),如国学积淀、诗词诵读、知识介绍等,它让学生在积累诵读中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社会认知、高雅的情韵气质;有中华传统节日课程(体验类),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它让学生在节日的典故、风俗中体味中国人美好的情感与生活。

在众多课程中,翠微小学更强调诗文的诵读积累。因为小学是学生记忆的黄金阶段,是人生道理懵懂的阶段,应该避免过多地解读艰深的经典。学校编制了小学12个学期的诗文积累手册,每周安排三次诵读课,每学期各种形式的展示,并颁发达标同学的精美证书给予收藏,激发情志,以此影响孩子做人的格局、气象,即所谓情飞扬,人灵秀,志高昂。

而翠微小学的校训“明德至翠,笃行于微”更充分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今年正值翠微小学建校六十周年,中华优秀文化的历史传承在翠微的六十年血脉中生生不息,“明德”、“笃行”一直是翠微小学立校之基和育人之本;比德于玉、君子风范的“翠”一直是翠微小学的教育追求和教育境界;无微不至、积微成翠的“微”一直是翠微小学的教育风格和教育气质。

在翠微学子未来的培养中,翠微小学将系统地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扎实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实施,以修身作起点,在一切课程和细节教育中注重精神陶冶、人格修养,“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明德笃行,培养君子人格。

微言微行微力量









































白癜风手术多少钱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在哪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sh/547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