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屏融合:三网融合突破口 我国从党的十五大开始,就提出了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的宏伟目标。但是在行业壁垒的限制下,近几年三网融合业务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统计数据显示,作为三网融合的典型应用,IPTV用户数始终难以大规模增长,目前仅为万户左右。中国联通宽带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副总工唐雄燕表示:“近两年来,IPTV的用户数虽然增长的数量很多,增长率也很高,但这是建立在IPTV用户基数很少的基础上的,相对于互联网和数字电视的用户数,IPTV市场增长的空间还非常大。”虽然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促进三网融合的政策,但对于年三重播放市场的展望,唐雄燕等专家认为在行业壁垒的问题并不能完全解决的情况下,IPTV等三重播放业务虽然会有发展,但是推进的速度还会很缓慢,IPTV突破仍需时日。 在IPTV等三重播放业务缓慢推进的过程中,我国已经进入到3G时代。更快的网络传输速 率使得用户在手机上流畅地观看流媒体节目成为可能,而通过移动终端、电视以及电脑终端让用户实现无缝享用更能增强业务对用户的价值,于是,“三屏合一”应运而生。唐雄燕表示:“‘三屏合一’可以理解成三重播放的升级,从终端体验来讲,‘三屏合一’更多的是强调业务的移动性和便携性。同时相对三重播放,‘三屏合一’最初是将手机业务与互联网业务相结合,实现比较简单,可以更容易地推广,更快地向用户提供服务。” 三网融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物理层面和业务层面的融合。物理融合就是三张网合一,操作难度比较大,因为牵扯到各个不同利益体、各个不同政府部门间的博弈。另一个层面是业务层面,相对简单,好实现,即在任何一张网络上实现全业务的运营,实现从三网融合向“三屏合一”切换更有实际意义。“三屏合一”在业务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首先,“三屏合一”为用户带来的是同一业务在不同场所的使用,增加了用户使用业务的便捷性、时效性、广泛性。不同类型的终端可以进一步细分市场,可以照顾到不同使用习惯、不同文化层次的用户。其次,从运营商角度来看,3G时代的到来,用户的争夺也更加激烈,“三屏合一”利于争夺固网用户以及新增的移动用户市场。 “三屏合一”既是创新也代表了未来趋势。人大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黄河也注意到网络互动春晚带来的崭新传播效力。“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并非有你无我,这种融合联动式发展是一种趋势,从这届网络互动春晚可以看出,它无形中使电视、网络、手机三种传播媒介的价值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推进“三屏合一”需加强深层次合作 对于“三屏合一”的市场发展前景,各方也颇为看好。一方面,庞大用户群带来的广告市场不可低估。但与IPTV的进程一样,“三屏合一”的实现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三屏合一”会涉及更丰富的产业链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商业模式、内容提供、互联互通、产业链合作、终端屏幕等问题都需要解决。 “三屏合一”绝对不是对三个终端已经承载的业务简单相加,而是在更广阔的空 间实现业务创新。“三屏合一”就是综合利用三个业务的特点和优势,实现终端之间的合作和联动,最终来实现这些服务。现在做“三屏合一”的,有电信运营商,也有IT厂商,还有广电运营商,但是最终做成什么模式是由盈利决定的。 “三屏合一”要解决这些问题,要往前推进,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产业链深层次合作。 电信研究院专家杨昆表示,“三屏合一”绝对不是哪一家厂商或者是哪一个产业链环节可以推起来的,内容厂商、网络运营商、内容运营商、终端厂商、IT厂商都必须通力合作。对于运营商来说,要真正使“三屏合一”的全媒体时代到来,仅凭硬件上的支撑显然不够,运营商还需要不断丰富内容。一方面,运营商需要和更多内容服务商、产品提供商合作,丰富消费者对“三屏合一”手机的选择。同时,一旦真正三网融合,在电视电影以及网络节目中可能出现的内容、广告监管等问题也必将延伸至手机服务上。因此,如何在吸取现有经验的同时,针对手机服务的特点,未雨绸缪,制定出健全、可行的运营及管理制度就显得十分重要。中国联通宽带应用国家工程试验室副总工唐雄燕表示:“电信运营商在推进‘三屏合一’时,初级阶段将是先通过‘两屏’的服务,即将手机和PC业务相结合,这是突破点,而与电视这‘一屏’的结合,与三重播放面临的问题一样,仍需要行业的真正融合。” 参考文献: 1木木.“三屏合一”:三网融合新突破[J],人民邮电, 2张彦翔,王琦,从三网融合到三屏合一[J],中国传媒科技, 赞赏 长按白癜风初期症状表现白癜风治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