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北京工商大学年红色“1+1”活动校内评审会在主校区行政楼举行。经济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和财政本科生、20级研究生党支部参加校内评审,分别以总评分第2和第7,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均被推荐至北京市参与进一步评选。 共建风采展示 1 经济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 共建单位:房山区琉璃河镇五间房村党支部 经济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紧密联系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方针策略,立足首都经济建设发展,围绕乡村振兴中的“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五个维度,发挥经济学科专业优势,高扬党旗立潮头,打造京郊的诗和远方。 自共建以来,参与学生达余人次,服务时长余小时,收集村情调研问卷份,访谈记录与调研笔记共3.3万余字;撰写活动新闻共2.3万余字;以“互联网+京白梨”为核心的宣传视频累计播放超16万次;售出京白梨余斤,销量同比增长18%;成功开展的京白梨采摘节为果农平均增收余元;同时“果树、菜地承包”落地生根,稳保村集体收入可持续性增长。党支部将服务、技术、理论成果落地,激活沉睡的乡村沃土,使得当地村民切实感受到推进乡村振兴带来的实惠,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 2 经济学院财政本科生、 20级研究生党支部 共建单位:房山区石楼镇二站村 为了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财政本科生、20级研究生党支部以“寻红根、探红情”为主题,深入房山区石楼镇二站村进行调研,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提出科学建议,感受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红色精神。 石楼二站村“因桑而兴,因茶而盛”的特色,学生党员在学院党委、和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专业优势,赋能“互联网+”,精准定位产业发展,利用政策解决问题,创造了年增收提高,劳动力回流的好成果。与此同时,支部立足解决村中人才外流的发展痛点,开展多次红色“云课堂”活动,讲解红色人物和村中榜样的真实事迹,通过红色精神宣传,吸引并留住人才,为二站村激发更多发展潜能。 向下滑动查看 ★ 农村是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 青年应不惧风雨、勇挑重担, 让蓬勃的青春与家国共振, 用青春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图文:金泽豪肖欣静 排版:冯兰轩 审核:路京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xx/1442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