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预兆,“雄安新区”在4月1日一经发布,瞬间成了最热门的新闻。 △4月1日央视《新闻联播》截屏 有媒体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人民日报这样的表述,实属罕见。 一句话,北京在迎来建国近70年以来一次真正意义的大变革,所谓千年大计,再也不能用三环四环五环六环这样的概念看待北京和首都了,十年后,你所说的首都不再是今天的首都,你谈的北京也不再是今天的北京。 先设雄安,再调深圳市委书记许勤。北京边上再起深圳,白洋淀里画了一个圈。这不是愚人节故事,这是春天的故事。 仔细研读《新闻联播》,发现有几个值得注意的细节。 其一,这是一则推迟披露的中央领导活动报道。 △4月1日《新闻联播》截屏 查了一下,从天安门到安新县有多公里,驱车需两个多小时。而如果计算从京城到雄安新区的距离,则要近得多。 其二,正是因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的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有着其他地区没有的优势和便利。 根据官方报道,这个区域至少有三大优势,一是区位优势明显;二是生态环境优良;三是现有开发程度较低。 区位优势无需多言,而提到生态环境,不得不提到白洋淀。 △白洋淀供图 新华社 实话实说,记者还没去过白洋淀,但是去过的同事们对此评价颇高:“水好、环境好”。规划建设的雄安新区,恰好把白洋淀“揽在怀中”。 △白洋淀地处三个县的中间 而“开发程度较低”,对于大规模建设来说更极具优势。纵观大江南北,不同层级的主政者要搞建设,最头疼的无非是拆迁腾退、开发成本。俗话说的好,一张白纸好作画。大片尚未充分开发的区域,更有利于规划、平整、开发、建设。这也正是官方表述的“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的应有之义。 △容城县田园供图 新华社 △雄县县城供图 新华社 其三,在高起点背后,是“雄安新区”背后的雄心和谋略。 中央已经明确了这个新区的三步走,起步区面积约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0平方公里。 这是个什么概念? 根据北京市政府门户网站“首都之窗”介绍,北京全市面积1.6万平方公里。有媒体估算城六区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8%。据此测算,市区面积大约0多平方公里。 这么算来,以后要建成的雄安新区的“远期控制区”面积,比北京市区面积还要大。即便是“中期发展区”,也大致有半个海淀区那么大。 这么大面积的新区,究竟要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有关新区规划,中央领导已经说得很详尽,不过记者注意到,有一句很关键的话,“要重点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在河北适合地段规划建设一座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现代新型城区”。 那么,从雄安新区身上,大概能看得到几年前京城的一些影子。 其四,毫不夸张地说,即将启动的新区,必将是“唯一”的一个,并不是其他地区的影子。 根据澎湃新闻披露,河北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雄安新区筹备工作委员会及临时党委,负责组织领导、统筹协调雄安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全面工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袁桐利担任临时党委书记,现任煤炭工业安全管理局局长刘宝玲任临时党委副书记、筹备工作委员会主任。 这一不同寻常的配置背后,是更不寻常的新区定位。 中央已经明确,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从意义上来说,它与深圳特区、浦东新区并驾齐驱;从分量和功能上来说,与北京毗邻的新区与其他两个区域大不相同。 历经二三十年,有了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的成功开发经验,此次建设雄安新区,相信从上到下更是成竹在胸。 昨天晚上的《新闻联播》,播出了中央领导视察白洋淀等地的画面,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徐匡迪在考察之列。 △4月1日央视《新闻联播》截屏 徐匡迪曾长期在上海工作并担任市长一职。邓小平提出要加快浦东大开发时,徐匡迪时任副市长兼计委主任。年,他担任浦东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其主政上海期间,浦东新区建设步伐加快。 而在中央公布设立雄安新区的当天,还有一则重要的消息:深圳市委书记许勤调任河北省委副书记。(详情见头条) 名校去河北? 上文中,政知局(ID:bqzhngzhiju)记者已经详解了新闻联播中透露的主要讯息,而观察者网(ID:guanchacn)专栏作者的观点也不妨一看: 横空出世的雄安新区会承担什么样的职能呢?目前新区的总体规划图尚未公示,但我们可以用排除法来考虑。 首先,和浦东、深圳相比,雄安新区少了水运和充足的淡水供应。浦东濒临长江、黄浦江;深圳地处珠江口,都可以利用船运降低工业成本,用河流满足工业用水,还能够通过海港与世界市场相连。雄安新区不具备上述条件,也不可能抽干白洋淀给工厂。再加上起步区只有平方公里,几乎不可能大规模发展工业。 其次,北京本来也不是中国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年上海金融业增加值.50亿元,超过北京的.8亿元。何况金融需要产业集聚效应,北京的金融业又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北京的首都行政职能,并非像上海、深圳那样依托周围的产业带而形成,很难想象金融企业向雄安新区转移。 第三,既然新华社通稿明确指出分解“非首都职能”,北京的行政机关和军事指挥机构也不会搬迁,不要指望农业部或是国家税务总局搬到雄安。 这样排除下来,还能搬迁的就只剩下教育、科研、商业(非金融)等行业了。这时我们再看新华社通稿的前几条: 一是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 二是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三是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 …… 要保持环境,要发展高新产业,最后总结下来就是第一条的“绿色智慧”新城。不意外的话,教育和科研机构会优先搬迁,医院和非金融性的央企会随之跟进,然后剩余的土地向各大企业的研发中心、各大文化机构的创作中心、各大媒体的信息中心招商,从而培养一个生产非实体产品的超级新区。 这时我们回头看,哪些机构会优先搬迁呢。不意外的话,我猜大学将是被首先疏解的目标。目前北京有8所“大学”,26所“大学”,而上海重点大学的对应数字则是4和10。在8所北京“大学”中,有三所带有“中央”或是“中国”的冠名,四所拥有“北京”的冠名,仅有清华大学不需要因为搬离首都而更名。再考虑到清华大学的标杆作用,我猜清华大学可能会成为第一个迁入雄安新区的样板单位。而有中国医科大学(沈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两个先例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学校也完全可能跟进。 ▲河北工业大学实在天津 除此之外,中科院个直属科研院、所、站,有42所集中在北京;力学研究所、纳米科学中心、理论物理研究所等机构纯粹只是因为历史原因才设于北京。在信息交流通畅,不会因为通讯问题影响科研的今天,这些基础研究单位完全可以迁出北京,给没有额外收入的科研人员一个稳定、安静的生活地点。甚至中科院总部也没有必要留在首都。 大学和科研机构搬了,接下来的事情大可以交给市场——新区土地供应充足,基础设施将不次于其他直辖市,电影、媒体、研发中心等机构也会纷至沓来。 最后,河北虽然靠近京津,却是全国罕见地没有大学的省份(河北工业大学留在天津),长期以来也是全国人均教育经费最低的省份。现在迁入一大批教育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产业,想必也能拉动一下环北京落后地带的文化水平吧。 来源:政知局(bqzhngzhiju),作者傅凝;观察者网(guanchacn),作者:马平;人民日报,金羊毛工作坊 编辑:朱威 赞赏 长按白癜风治疗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