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成立习近平文艺思想研究中心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北京电影学院师生迅速掀起学习热潮,第一时间收看了大会盛况,党委及时印发学习方案,理论中心组带头展开学习,各支部迅速部署实施。为进一步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到实处,培养新时期德艺双馨、全面发展的电影艺术人才,学校于11月10日正式成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研究中心”,并邀请多位专家入校作专题报告。与此同时,校领导深入各基层单位指导学习,党员师生积极参与各类学习活动,在“高校学生讲思政公开课”、“大学生领赞十九大”等大型活动中,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央视电影频道、V思想等各大媒体对学校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学习成果做出报道。随着活动的持续深入,全校师生将继续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抓好十九大精神的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推动学校新发展,建设高水平世界一流电影学院砥砺再前行!

2、学校启动《决胜:世界一流电影学院-三年行动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北京电影学院在学校“十三五”建设规划和“深化综合改革方案”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决胜:世界一流电影学院-三年行动方案》。规划目标为:从到年,奋斗三年,建成世界一流电影学院。重点工作包括:建设以戏剧与影视学为核心的一流电影学科专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师资梯队,培养引领行业发展的专业人才,产出具有行业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创造“中国电影学派”“新学院派电影”标志性创作成果。行动规划将以“五大”发展思路为蓝图,以“5+1”发展战略为基本遵循,以筹备召开人力资源大会、国际化大会为抓手,全面执行“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建设方案”,开启年建成高水平世界一流电影学院的新征程。

3、怀柔校区一期工程即将完成结构性封顶

怀柔校区总规划建筑面积约39.9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为17.万平方米,于年3月29日正式破土动工。在全校师生的大力支持和全体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之下,施工进展顺利,即将陆续封顶的一期工程为:教学区,包括师生作品陈列馆、教学用房、摄影棚、图书馆、基础教学楼。生活区,包括生活超市、校医院、食堂、标准体育场。观演区的8个影厅,包括黑匣子剧场及南侧千人座大剧场。怀柔校区的建设,为师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教学环境与创作平台,同时也是落实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战略决策、进一步推进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建设的重要举措。怀柔校区将按照市政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的要求,强调电影文化元素,突出建筑时代特征,打造成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影视艺术院校。

4、国家电影智库在北京电影学院揭牌成立

年9月26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北京电影学院承建的“国家电影智库”正式揭牌成立。加快中国电影学派建设,智库先行,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指导下,“国家电影智库”依托北京电影学院,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产业发展道路为目标,坚守“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目标,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咨询,为电影行业发展建言献策,为中国电影提升竞争力、适应全球化和“走出去”战略出谋划策,为发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电影教育提供意见参考,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电影研究的声音,增强我国电影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预期未来三到五年,“国家电影智库”将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电影智库。

5、我校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科研成果问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年7月,由我校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作为第一发表单位的论文《DipTransformfor3DShapeReconstruction》入选SIGGRAPH大会并在计算机图形学行业领域排名第一的期刊ACMTransactionsonGraphics上发表,该篇论文同时作为SIGGRAPH大会重点推介的六篇论文之一,获得了全球媒体的广泛转载。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自年7月获北京市教委批准成立以来,组建了未来影像的艺术创作、科技研发和产业研究三个领域的国际化优秀团队,产出了大量高精尖科研与学术成果,本年度共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研发集成的虚拟预演拍摄系统支持了多部正在拍摄的电影作品和相关国家重大项目,参与编制了《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通用规范》国家标准,并参与到了第三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表演等国家级重大项目的技术支持工作中。

6、北京电影学院成立“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并召开理论研讨会

年10月31日,“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成立研讨会在学校举办。这是学校根据党中央关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战略决策,按照中国电影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推进新时代中国电影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研究部围绕“中国电影学派”的建设目标,不断总结提炼中国电影学派的精神与特色,概括中国电影创作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中国电影学派在国际舞台上的声誉与影响,展开系统性的学术工作,凭借积极有效的学术活动和中国的思想力量,提高中国电影学派电影的国际影响力、话语权。同时,研究部还将汇聚和整合海内外电影创作与研究力量,从电影艺术创作经验总结、电影理论话语体系创新、电影工业生产转型升级等全方位研究领域发起“中国电影学派”的研究和建设。

7、我校参评学科获“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优秀成绩

年12月28日,“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正式公布。在此次评估中,我校的“戏剧与影视学”位列A档,位于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两所综合类大学之后,与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同属第二阵列;我校的“美术学”和“艺术学理论”位列B档,也具有相当实力。这是年“艺术学”升为门类后,我校3个一级学科的一次集体亮相。在所有参评高校中,我校“艺术学”门类整体实力优势显著。此次成绩的取得,是我校以“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建设为目标,深入实施“5+1”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学科专业拓展和质量提升战略”的成果,标志着我校“单科指向多科协同”的学科建设目标取得突破性进展。

8、以评促建,全面加强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为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学校党委牢牢把握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三人民”理念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艺术观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不断提高思政课教育的实效性。学校以近五年来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取得的丰硕成绩,圆满完成了《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专项检查。学校党委以此次集中检查为契机,以评促建,以建促优,持续深入探索富有北京电影学院特色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新经验,为新时期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电影学院步伐提供更加坚强的思想保障、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9、导演、表演专业入选首批北京市属高校“一流专业”建设名单

我校戏剧影视导演和表演两个专业入选首批北京市属高校“一流专业”建设名单。在20所市属高校的27个首批一流专业建设名单中,我校是7所拥有两个专业入选的高校之一,同时也是首都艺术院校中唯一有两专业入选一流专业建设名单的高校。一直以来,学校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持续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推进各本科专业建设。本次两专业获批北京市属高校一流专业,成为本科教学工作取得的又一重要标志性成果。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对一流专业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绩效考核,以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继续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整合资源,优化创新,凸显专业优势和学科特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0、打造校级学科基础平台课程

北京电影学院校级学科基础平台课程由“大师带你看电影”和“名师带你学电影”两个系列课程组成。“大师带你看电影”课程与学校传承多年的电影观摩相结合,通过各院系资深教师的深入分析讲解,让一年级新生感受到“看电影、爱电影、学电影、拍电影”的课程精髓。“大师带你学电影”系列课程是在广泛征求了各院系和校内外专家学者的基础上形成的十门优质学科基础课程,努力打造“厚基础、强技能”学科基础课程,使学生对电影有更全面的认识,对所学专业有更清晰的定位,以便对自己四年的学习有明确规划,能够更快更好的融入专业课程的学习。

11、本科招生新增四个专业

为适应中国电影文化和产业的发展,拓展北京电影学院学科专业建设,我校年本科招生新增四个专业:声音学院的艺术与科技专业,美术学院的产品设计专业,视听传媒学院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和数字媒体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艺术与科技专业培养在互动媒体、网络媒体、新媒体工程、游戏制作等领域从事声音策划、设计与制作的专业人才;产品设计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电影衍生产品设计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适应“互联网+”时代,面对“互联网+移动新媒体”传媒产业发展需要的理论与创作人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四个新增专业受到广大考生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lt/1337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