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朋友们的月亮姐姐!” 每当王淏在镜头前跟大家打招呼时,她都会在空中画出一个小月牙。 今年已经是她被叫做月亮姐姐的第22年了,然而对于许多90后以及00后的观众来说,月亮姐姐的样子仿佛一点儿都没有改变。 她是镜头前许多观众的童年回忆,也是中央电视台不少主持人的“牵线红娘”。 她曾靠一个故事,一路走进中央电视台,也曾为了自己喜爱的事业,39岁才高龄产子。 今天就来讲讲这位“平凡又幸运”的少儿主持人月亮姐姐的故事。 月亮姐姐本名王淏,年出生于山西太原的一个文艺之家。 父亲是师从吴冠中的画家,母亲也曾是合唱团的一员。 虽然从小父母都没有刻意去培养她的文艺天赋,可奈何周围的文艺环境过于浓郁,让王淏从小就耳濡目染。 家住文联大院,她的邻居不是雕塑家就是书法家,小时候她经常会跟着父亲学画画,稍微长大一点后,和她家隔着一条马路的少年宫就成了她最爱去的地方。 不论是周末还是假期,王淏都喜欢去少年宫听课,在这里,她的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也为她日后的主持工作打下了基础。 7岁那年,王淏参加了首届全国故事大王比赛并获奖,成为了当时年龄最小的“故事大王”。 在那个年代,故事大王奖的含金量极高,获奖的消息会在广播里每天循环播放,足以轰动整个城市。 王淏最喜欢的故事就是姐姐讲给她的《猴王吃西瓜》,她从未想过,她的人生会因为这个故事发生改变。 7岁,她凭借着讲《猴王吃西瓜》成为了太原市的故事大王。 8岁,她再次凭借这个故事成为了全国的故事大王。 20岁那年,她偶然获得了进入央视少儿频道的面试机会,她再次用这个故事通过了面试,成功进入了中央电视台。 凭借着一个故事就进入了所有主持人都向往的央视,王淏每次讲到这件事,都会觉得自己平凡又幸运。 大三那年,王淏第一次走进央视少儿频道的演播室,与其他频道主持人不同的是,少儿频道的主持人都需要有一个能让小朋友们产生亲近感的艺名。 为了起一个好听又好记的名字,大家苦想了一下午。 突然有人想到王淏在录制节目时,搭档玩偶的身上有一个星星,考虑到星星和月亮总是一起出现,所以“月亮姐姐”这个名字,便成了王淏的正式艺名。 当时的王淏还是央视的一名小实习生,完全不知道自己最终能不能留下来,可谁也没想到,月亮姐姐这个名字,观众们一叫就是22年。 在少儿频道王淏相继主持了《七巧板》、《芝麻开门》等节目,无数的小朋友们看着月亮姐姐主持的节目长大,而月亮姐姐也成了无数观众的童年回忆。 在月亮姐姐的各大社交平台上,都能看到简介里的那句 “一切为了孩子。” 而这句话对月亮姐姐而言,从来都不是说说而已。 很多人都会疑惑,每天跟那么多吵吵闹闹的孩子们待在一起,不可能不厌烦吧? 然而事实上,月亮姐姐对小朋友的耐心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 她从来都不把自己的工作跟哄小孩画等号,她曾在节目中说“其实并不是我在逗孩子,而是孩子们在逗我。” 也正是这种想法,让她能够二十年如一日地在少儿频道主持人的道路上,无怨无悔地走下去。 月亮姐姐永远都保持着一颗童心,她将自己大部分的时间都献给了屏幕前的小朋友,这也导致她一直在推迟自己生小孩的计划,直到39岁,才迎来自己的第一个孩子。 屏幕前的月亮姐姐是许多观众的童年回忆,而屏幕后的她却是央视许多主持人的“牵线红娘”。 大学时期,她曾和央视主播李梓萌以及北京卫视当家花旦徐春妮是大学室友,3人的友谊从校园步入社会。 春妮和央视《新闻联播》主播刚强的婚姻,就是月亮姐姐撮合的,而好友李梓萌因为一直单身,月亮姐姐还曾发朋友圈替李梓萌征婚。 私下里的她完全就是个热心肠,朋友们的事就是她的事,这也导致月亮姐姐在央视的人缘极好,许多主持人都和她关系不错。 近期,月亮姐姐开始频繁地发布短视频,而她的视频里,总能看到一些眼熟的主持人。 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看月亮姐姐节目的人早已长成了大人,然而看着月亮姐姐亲切的面孔,大家纷纷表示自己的青春又回来了。 其实年轻的心态才是最有效的抗老药,希望大家都能像月亮姐姐一样,对生活充满热爱,永远保持一颗童心。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lt/1493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