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那里好 http://baidianfeng.39.net/< 原创《调查》《调查》 今天是年11月8日,也是第23个记者节。 作为校媒记者,我们常常感到理想有余而力不足: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追问、求证,再追问、再求证,探寻真相,步履不停。 有人说,选择了当记者,就是选择永远“在路上”。今天,我们选取了八篇来自部分校园媒体的报道,回顾校媒记者们在新闻报道过程中的点滴感受。在这些新闻实践中,校媒记者们尝试通过专业的新闻视角客观呈现新闻事实,展现出了可贵的人文关怀精神。 注:点击标题可跳转至原文 年7月26日 深度报道《》 浙江传媒学院《浙传新记协CAN》 “ 记者 刘宗坤 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在于担心二次伤害,该怎样设计问题和怎么样采访,我们也是第一次做灾难报道。当然寻找采访对象可能更难,要找到有足够精彩张力的故事,以及采访到她,还得抢时效。所以我们又迫切地想要去联系困在五号线里的采访对象,但又得考虑二次伤害,就是这种很微妙的平衡第一次遇到。虽然我们当晚就联系到了她的朋友,但没具体开展采访,等她平静才开始采访。 ” 年7月09日 深度报道《》 湖南师范大学《致远ForwordPost》 “ 记者 施嘉翔 4月29号下午两点多,手机上给我推送了长沙望城区一建筑垮塌的消息,画面触目惊心的,最开始我作为一家报社的实习生抵达现场,迅速汇集完讯息后完成第一篇,当天我在那里待到了12点多,两个小时以前,不能报道的禁令一波又一波地到来,媒体已经不能发报道了。我怀着记录下这一切的心情,陪这些因为塌房无家可归的人待到了晚上,打车回去。第二天再来,待到凌晨,恰好是五一劳动节,在马路边坐着等车,恰好在微博上看到遇难的学生家属们签署的联名信,我感到非常遗憾。 目前环境挺烂的,我早就不希冀于改变当下,只希望能保持记录,留下一些时代碎片。 ” 年11月11日 深度报道《》 兰州大学《西北角Corner》 “ 记者 罗诗越 不论今后是否从事新闻行业,不论未来的落脚之处留于西北或是辗转他方,只要数年后提起这次选题,即使稿件的文字已然褪出记忆,那种奔波两地的感受、跋涉黄土的体验、情系村民的心境——相信回想起来也依然触及心底、恍如当年。 我一定记得并且清晰地记得:我们心力交瘁地爬上石节子村所在的半山腰,我们迷惑于村口那条充满奇特作品的道路,我们尴尬地跨频交流因为完全听不懂村民方言,我们惊叹于村内无处不在的雕塑作品,我们惊喜地求助于同样到访的老记者,我们这才意识到原来社会各界人士都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