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错刀频道祥燎,来源:金错刀 年有多糟心?许多人都有说不完的苦楚。然而在这一年,作妖的企业、行业还是不能消停,屡屡火上浇油。一般而言,企业行为应该交由市场评判,无形之手总会给予它应有的结果。然而,部分企业或行业,为了利益去挑战或打破某种底线,群情激愤,必须迅速处理。于是官媒下场,点名、评论,乃至痛批,及时拨乱反正。可悲的只是,一年之中,这样的场景太多了。1丰巢,物流界最后一公里流氓5月11日,《人民日报》在评论文章《反对“丰巢收费”,究竟在反对什么》里说道:“良性的发展模式,不应该是一方牺牲另一方获益,而应是共同努力,在把蛋糕做大的过程中,各方获得合理的收益。”在此之前,过去一直免费的丰巢,开始向用户收费,一石激起千层浪。丰巢的收费举动引来了全网炮轰:“本来擅自给我放快递柜,就很不爽了,现在居然还要收钱!”“在12小时内取快递根本就不现实,快递早上八点放进去,因为加班或者通勤时间长晚上八点回不去,岂不是很悲催。”而丰巢在未经协商的情况下,就向收件人收取超时保管费,更是引来众人反感。一些小区联合抵制丰巢,杭州某小区物业更是直接拔掉了丰巢快递柜的电源。归根结底,收费多少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快递柜带给用户的价值到底在哪里?丰巢对用户的敬畏之心又在哪里?尤其对于那些需要送货上门服务的人群,丰巢没有解决什么用户痛点,反而本身就是用户痛点。2僵持一年,NBA笑到了最后?5月11日,央视体育频道负责人对于“央视要恢复转播NBA”的传言做了郑重回复:“总台体育频道负责人明确表示,截至目前为止央视体育频道和NBA方面没有任何接触和交往,该负责人重申在事关中国主权的问题上,央视体育频道的态度是严肃的、鲜明的、一贯的,不会有任何的含糊和回旋的余地,NBA高层对此应该是清楚的。”声明一出,网上一片欢呼。毕竟去年国庆的NBA“莫雷事件”还历历在目。“莫雷事件”一出,抵制NBA成了舆论主流。“球,就是个球!”“我喜欢篮球,喜欢NBA,但我更清楚我为什么能舒服地坐在沙发上看NBA。”大众的态度鲜明。一天之内,就有14家企业宣布终止或暂停与NBA的相关合作。所有发声明的企业,也都得到了网友的一致叫好。不过,仅仅5个月后,央视体育频道就决定在10月10日上午恢复播出NBA比赛。转变之快,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有人认为“被打脸了”,或许的确如此。但是,脸面常常不是最重要的。因时制宜,及时分清敌人和朋友才是发展的关键。3坑害婴儿,奶粉杀手卷土重来5月14日,央视新闻评论:彻查严惩!折断祖国花朵就是犯罪。这一次曝光的奶粉问题,地点在湖南郴州,却也不禁让人回想起了当年被三聚氰胺支配的恐惧。据报道,孩子们在长期服用一款名叫“倍氨敏”的特殊配方奶粉后,颅骨凸出成大头娃娃。有的孩子身上会莫明出现红疹、咳嗽,各项指标都不达标。甚至还有孩子止不住地用手拍打自己的头部,每天拍几好几次。而这些孩子最后都被诊断为“佝偻病”,严重营养不良,甚至停止生长。这些“致命奶粉”,实际是一种“固体饮料“,但为了利益,甚至医生都会向家长推荐。除了医生,母婴店的店员们更是会倾情推荐。一位店长说道:“我们都是靠奶粉吃饭的,肯定跟着销售走。”跟着销售走,而不是跟着事实走?只顾自己业绩飙红,全然不顾婴儿的身体健康。这些人也曾是孩童,或许也已生儿育女,但要求一个人感同身受,的确是种奢侈。4“变味的茅台,谁在买单?”7月1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学习小组》发文:《变味的茅台谁在买单?》。文中言辞犀利:“酒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更不是用来腐的。”此文一出,次日,茅台股价大跌7.90%,与前一个交易日相比市值蒸发.94亿元!网友称“一字一亿”。然而,对于茅台而言,动荡永远只是一时的。茅台的市值,始终稳居2万亿以上。一瓶至少元的飞天茅台,也一直供不应求。罗永浩直播间内,当罗永浩喊出“上架”的瞬间,售价元的飞天茅台秒空,他甚至都没来得及介绍。不仅是网上,在商超、专卖店,茅台也常常处于“无货”的状态。可是就在前不久,茅台公司还宣布,将集中投放吨茅台酒,平抑价格、稳定市场。吨,将近万瓶投入市场,最终不知所踪,依旧缺货。变味的茅台,谁在买单?还是说不清道不明。但抢着为茅台买单的人,还会大有人在。5最不要命的行业:吃播8月12日,央视新闻一条《餐饮浪费如何制止?》的新闻节目,让吃播行业一夜蒸发。吃播行业的内幕,被事无巨细地剖析到了公众面前。原来,屏幕前那些自称“吃不胖”的大胃王吃播们,一直都在假!吃!他们通常一边吃一边吐,再后期剪辑一下,就做成了一条吃播视频。一位大胃王主播,曾被路人目睹吃一口吐一口的造假吃播现场:这哪是吃播,明明是吐播。为了流量,博主们不仅假吃,还变着法地换花样,例如生吞一整只活章鱼。畸形的吃播行业,没什么鱼龙混杂,全是妖魔鬼怪。被央视曝光后,吃播瞬间人人喊打。很快,各大平台的大胃王吃播博主曾经上传的视频,全都消失不见。大胃王消失了,但也要记住:互联网时代的任何一场“畸形秀”,凝视和流量都是共谋,没有一个看客是无辜的。6P2P狂欢落幕,亿下落不明8月14日,央视新闻报道了网贷平台的整治工作,提到:还有出借人的多亿资金没有回收。到11月底,P2P平台彻底归零。然而追回那多亿的任务,仍是希望渺茫。在轰轰烈烈,却又一地鸡毛的P2P的发展史中,这样的无奈萦绕着所有与P2P发生关系的人。网贷平台的创始人或高管,自杀、跑路、自首,凄惨收尾。投资人倾家荡产,有些人连父母的养老钱也投了进去,直到今天也不敢告诉父母钱没了。连代言人也被波及,今年就有讨债人在芒果卫视总部举着“还我血汗钱”的横幅,让汪涵站出来为他们负责。P2P,一个曾经承载着“普惠金融”梦想的超级风口,吸引无数精英前仆后继,如今与“跑路”、“爆雷”划上等号,令人唏嘘。究竟错在了哪?有人说是因为贪婪,有人说是模式,有人说是监管......众说纷纭。或许相比利益,人们从没有把精力放在追求答案上,因此爆雷的风险才如影随形。7最傲慢的老字号,被全网骂到关店9月14日,央视新闻的一次评论,矛头直指狗不理:老字号不应“倚老卖老”。不久之后,原狗不理北京王府井店摘下招牌,在全网骂声中关门大吉。事情起因源于一位博主去吃狗不理,两屉花了98,结果一口咬开,全是肥肉丁,看着都恶心,最后博主评价:难吃且贵。没想到,狗不理不仅不加悔改,还选择报警,要求赔偿、道歉!毫无疑问,这种行为就是作死。然而那次事件,恐怕只能算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此之前,曾经亲民的狗不理,早已沦为只会收割游客的老字号,一笼包子的价格在50-元不等,几乎是庆丰包子铺价格的6-12倍,堪称包子界的LV。老字号的金字招牌,被当成了赚烂钱的工具。因此对于狗不理而言,一听到差评就报警,其实也并不算奇葩。毕竟,一家傲慢多年的企业,岂会有闻过则喜的度量?消费者日后还是别自讨没趣了。8烧钱百亿,烧不出一枚芯片10月20日,《人民日报》评论:别让芯片项目成地方发展的陷阱和迷宫。芯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有太多人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完全是在浪费资源。仅仅今年,无疾而终的芯片项目就比比皆是。今年5月,拟投资亿美元的芯片制造大厂成都格芯,正式宣告彻底关停。这个项目,仅仅坚持了19个月。今年7月,南京德科码——当初号称投资30亿美元的芯片项目——沦为欠薪、欠款、欠税的“三欠公司”。不仅是准一线和二线城市,就连一些三线四线城市都在搞造芯运动。例如淮安市,年淮安区政府一口气拿出了26亿购买德淮半导体60%的股权。这个项目,当初立志做“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如今却只留下一个有上亿元债务的公司。图源:《科创板日报》发展民族产业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心里只想着捞钱或政绩......“起步晚”之类的说法,已经不能作为中国芯片产业大幅落后的理由。浮躁的“人心”,才是如今最大的阻碍。9长租公寓,把年轻人逼到了绝路11月6日,央视点名曝光了蛋壳公寓,披露其“深陷流动性危机”,人心惶惶。在蛋壳之前,一连串的长租公寓爆雷,早已把无数租客变成了惊弓之鸟。人们也彻底看清了长租公寓的嘴脸。长租公寓出现时,宣称“给在外打拼的年轻人一个温暖的家”,实际上,年轻人只是它们眼中一根根易割的韭菜。例如小鹰找房,就在资金链断裂的前一天,其业务员还面不改色地收着房租。但到了晚上,他们连夜搬走了办公室的电脑,抓紧跑路。只留下同为受害者的房东和租客,互相攻击。爆雷后,一些房东为了赶走租客,断水、断电、换锁,甚至“有的租客不走,一些房东直接把房子挂牌卖了。”这些被扫地出门的租客,有不少人使用了租金贷,因此就算被赶了出去,也得分期还租金,不然会对征信产生影响。我爱我家前副总裁胡景晖曾预言,“长租公寓爆仓,一定比P2P爆雷更厉害”,如今一语成谶。始作俑者从容跑路,受害者只能无力维权,寒冬中互相取暖,怎一个惨字了得。10直播带货:最火风口,真假难辨11月23日,《人民日报》评论直播带货时,谈到了“流量造假”“产品售假”等问题,表示“该‘除除草’了”。风风火火了一整年的直播带货,始终泥沙俱下,早该整治了。有的主播在直播间与商家疯狂飙戏,演技直奔奥斯卡。还有这种睁眼说瞎话的主播,吃得恶心到吐也要违心地对粉丝说:好吃!一些明星直播,更是坑中之坑。小沈阳一场直播,下单仅仅20单,第二天退货16单;李湘直播出场5分钟费用80万,结果一件貂都没卖出去;叶一茜带货茶具,观众粉丝高达90万,成交额才元。即便是更专业的主播,同样充满争议。例如辛巴、罗永浩,屡次被发现售假,选品水平堪忧,其中辛巴更是被罚款90万,停播60天。当然,绝不能因此就把直播带货一棒子打死。就像《人民日报》评论中说的:流量无罪,“唯流量是图”要审慎。出问题的,往往不是商业模式,而是操盘人。结语:年,被官媒点名的企业或行业,当然不止以上这些,还有例如社区团购、互联网垄断......批评不是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希望它们能把力量用在更有价值的地方。在大部分时候,一家企业只需脚踏实地,服务好用户,哪怕目标不是星辰大海,而只想耕耘好一亩三分地,也没人会去指摘它。一开始就多倾听用户的声音,必然省却后面许多事。反之,无底线地经营,只愿做容易的事,走得再远也只是在死胡同里晃荡。链接一十大卷原创:小新,来源:新周刊希望新年里,我们都能实现这个共同的朴素愿望,就是能在内卷竞争以外,做一个躺平的局外人。年的万物,“皆可内卷”。但这种内卷,竟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例外现象。 从爪哇国越来越精细化却无甚发展的农业经济,到现代打工人在系统中高度耗能的无限空转,内卷一词从特定的人类学概念变成了泛化的社会学概念。 孩子还未出生,学区房孟母们就开始蠢蠢欲动;家长群里,花式鸡娃的顺义父母们无法自拔;考不上公务员的废物们,只能在公司带薪摸鱼;占据优势资源的二代们,开始在娱乐圈争当凡尔赛贵族……生而为人,我们终将都会在糊弄哲学中,迎接美好的未来。 人类学家项飙把内卷形容为“不断抽打自己的陀螺式的循环”,背后则是缺乏退出机制的高度一体化竞争。 互联网大厂码农、新媒体小编还是网约车司机,你总要选一种民工当。任何退出的念想都会被指控为道德和情感的背叛,所以三和大神的出现,才会面对这么多责难。 内卷一词,说多了好像就在一遍遍自嘲中消解了对抗的能力。但在新的一年从头开始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把这份不断被折叠的压抑,重新舒展开来。 带薪蹲坑 员工如厕习惯,系统关怀备至 “在公司上厕所,别在家里!”这样一来,假设你每天花上10分钟,一年下来,你就会有40个小时带薪蹲坑的时间,相当于多了5天年假。 厕所已成为打工人在公司最后的舒适区。短暂地离开屏幕上闪烁的需求和老板的视线,在自由的厕所隔间里刷几段视频、打一局游戏,让蹲坑的意义远超原本的生物性功能。 但就是这样喘息的瞬间都要被抹杀了,管理者们开始把厕所视为效率最大的敌人。 公司的关心从了解你上厕所的时长开始。/澎湃新闻在《人物》一篇《互联网大厂的厕所难题》的刷屏文章中,为了减少员工带薪蹲坑的可能,无限占领员工的身体,突破想象力的措施几乎被穷举。 为了解员工的如厕时间,一个个隔间的顶部被安上了精确到秒的黑色显示器;为了让员工在蹲坑时刷不了自家APP,厕所区域的Wi-Fi和4G被完美屏蔽;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开发出“去哪蹲”小程序,对员工的如厕习惯必须关怀备至;还有每月必至的“月度屎官公开嘉奖”,谁平时抢了你的坑位一看便知…… 据说,“厕所”一词最早源于拉丁语中的“隐私”,但在互联网时代的福报下,如厕效率第一次在人类历史上被正式纳入公开考核标准。 疯狂的系统大举入侵着员工们的所有生活环节,吃饭、睡觉、健身、洗澡,只要你想就可以永远住在办公室。而打工人们只能在带薪蹲坑、带薪聊天、带薪看剧、带薪副业的消极抵抗中,寻求作为独立个体最后一点想象。 然而一抬头,“时间宝贵、入厕干脆”的标语,被贴在每个坑位前方。 付费实习 不花钱,就没活干 你一定听说过这样一个求职悖论—— 企业在招聘的时候,通常只要“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员工,但你往往要工作过才会有相关经验。于是,“如何在没有工作经验的状态下,获得第一份工作”,就成了摆在几千万大学生面前的“第22条军规”。 从全国几十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