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效果好专科 http://baidianfeng.39.net/bdfcs/jiankang/
本刊记者/仇广宇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结束了,本届“大王”属于那个高个子,戴眼镜,说话慢悠悠,表情动作传神的周奇墨。在年《脱口秀大会》第三季中,周奇墨被誉为脱口秀界的“元老”“天花板”,却只走到了半决赛。到了年,随着“ListentoBaibai”这句天津味儿英语的出圈,人们在会心大笑的同时,也逐渐发现了周奇墨那些精准模仿、传神表演的背后,藏着对那些和他一样的都市小人物的深刻关怀。总有人在弹幕里说:这演的不就是我吗?《脱口秀大会》第三季临近结束时,《中国新闻周刊》曾专访过周奇墨,以下是他的自述。一场演出挣16块钱我最开始接触到脱口秀,是年、年前后,那时我还在上大学,校内网上经常会上传一些国外(脱口秀)演员的表演片段,印象比较深的是乔治·卡林。后来我在北京做英语培训老师以后,有一次上网看到了演员宋飞(JerrySeinfeld)的专场,特别被他这种舞台形式所打动,觉得他的段子既微妙又好笑。年,我开始在北京寻找线下的脱口秀演出场地,那时只是想着说脱口秀当作业余爱好,就加入了当时的北京脱口秀俱乐部。我第一次正式说脱口秀是在三里屯的一个酒吧,名字叫“途中”,现在这个酒吧可能都不在了。上台非常紧张,几分钟内手脚都是冰凉的,候场时也没心思看别的演员演出,一直在背自己的词儿。那是一次招新演出,演下来之后观众反应还不错,不算太冷场,后来就这样说下来了。但当时也没想把脱口秀作为职业,就是个兴趣爱好。促使我做全职脱口秀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不想再做老师了,这职业太累,也不是我最想干的事情;第二,当时在北京有了第一个全职脱口秀演员——石老板,他还是做金融行业的,很热门,都辞掉了工作。他的举动让我也想破釜沉舟地干一把。当时没有太多顾虑,觉得培训这一行也随时可以再回去,大不了在我饿死之前,还是可以回去当老师嘛。那时,我是全职演员,但内心知道自己还不是职业演员。职业演员的意思是,你能拿这个手艺去养活自己,这是底线,但在当时的环境里,哪怕你全职在做脱口秀,也没有太多常规的演出。我印象中,当时全北京差不多只有我和石老板两个全职演员。那时,我和石老板会主动去联系演出,自己做自己的经纪人。有一次我们在附近租了个场地办“双拼”演出,我说,咱俩去搞“地面推广”吧。我们找人做了一个海报,大冬天的,在园区里发传单。我完全没有做过市场,异想天开,想着应该会有不少人来。当天现场倒也坐满了,可没有人是通过我的推广来的,都是之前看过我们表演的“观众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lt/164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