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北京5月9日电(记者袁秀月)最近,偶像选秀再一次“花式”出圈。先是《青春有你3》后续录制被叫停,后又因为追星“倒奶事件”激起千层浪。浪费行为引起众怒,爱奇艺、蒙牛真果粒先后发文致歉。5月8日,国家网信办也点名回应“倒奶事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荒唐的倒奶行为并非首次出现。这不仅让人疑虑,为何畸形追星竟成为偶像选秀节目常态?短视频截图疯狂的打投:你不花钱偶像就没未来《青春有你3》原本要在5月8日举行总决赛,按照往年惯例,最终将有9名选手成为今年选秀的又一批幸运儿。而今年,频频爆发的负面新闻中止了这场“造梦之旅”。5月4日,北京市广播电视局责令爱奇艺暂停《青春有你3》后续节目录制。5月6日,爱奇艺发文致歉,调整节目规则,关闭所有助力通道。5月7日,真果粒道歉,同时发布产品退货方案。微博截图“倒奶事件”,也让粉丝成为众矢之的。尽管外界对饭圈的各类疯狂行为已经见怪不怪,但如此大肆浪费还是刷新了人们的认知底线。这也再次让粉丝“打投”(打榜和投票)进入公众视野。早在年,《超级女声》就曾引发全民投票热潮。也有粉丝号召集资,集体购买联通卡和移动卡号码为偶像投票。但在当时,这一行为还被认为是“公开造假”。《超级女声》海报十多年过去,此类“公开造假”行为已然扩大化,甚至成为饭圈的金科玉律。追选秀成为一场“氪金”的游戏。据媒体报道,《创造》公开集资总额超万元。拿饭圈内使用较广的“饺子榜”数据作参考,去年刘雨昕粉丝集资金额也超过一千四百多万。粉丝群体完全将资本和市场的逻辑内化,甚至还形成了以集资金额为标准的鄙视链。为督促粉丝集资打钱,还发明了插旗、拔旗、集资battle、集资PUA等方法。这背后是如今饭圈的一贯逻辑:“你不花钱偶像就没未来”、“你不花钱就没资格说话”、“不花钱追星就是白嫖”。对于追选秀的“秀粉”来说更是如此,在他们看来,集资是粉丝购买力和粉丝黏度的直接量化表现。视频截图复杂的节目规则:粉丝销量决定选手去留难怪粉丝经济,一度成为众多文娱行业从业者眼中的蓝海。而选秀粉丝集资热潮背后,还隐藏着一个逻辑——不少“秀粉”认为,集资输出的票数几乎决定是否能出道。年,《偶像练习生》曾带动某品牌矿泉水线上销售额增长倍,某P2P平台新增万下载量,练习生同款卫衣卖断货。爱奇艺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偶像练习生》之所以能为客户带来实实在在的销量,是因为粉丝的销量是能决定选手的去留和排名情况的,甚至“是可以决定生死和前程的,这样参与程度会非常高。”视频截图:《偶像练习生》主题曲表演植根于互联网的偶像选秀节目,从一开始就深度贯穿着市场逻辑。从节目规则便可窥一二,如年《创造》开通四大投票通道,腾讯视频会员投票数高于普通用户,品牌社区每周有一万票奖励。此外,观众购买品牌产品可投票,票数多的选手会获得相应资源。在规则之下,不少粉丝去购买会员服务和品牌产品。截图年,选秀节目玩法再次更新,除了官方助力通道,还开辟了“奶票”。以《青春有你》为例,粉丝只要购买真果粒就可额外获得助力机会,买得越多,投得越多,因此花钱买奶票也被认为是拉开差距最好的方法。这种模式一直延续到今年。除了正式榜单,还有音乐榜单、品牌榜单、微博榜单,还要刷播放量,解锁各类“粉丝福利”。复杂的规则,指向的是流量和收益。名目繁多的营销套路,不断压榨着粉丝的钱包和精力,不少粉丝自嘲为“数据劳工”“打投女工”。有文章指出,选秀综艺的赛制正催化粉丝经济跑步进入爆发期。微博截图:粉丝总结的部分打投教程铁打的赞助商,收割流水的粉丝?对于偶像选秀节目中的品牌方来说,仅仅广告冠名增加曝光度也已落伍,新的玩法是深度参与其中,把粉丝变成消费者,让数据直接变成销量。为此,品牌方还把奶票开发出新花样,比如一箱真果粒可兑换10个助粒值和20个果粒值,助粒值可投票,果粒值不行,只能兑换福利资源。粉丝买奶的作用因此被稀释,只能不断投入更多的钱。视频截图这种策略确实是有效的。从年-年,蒙牛赞助了《创造营》《青春有你》两档选秀节目。从真果粒小程序第四期应援结果中可看到,仅这一期人气最高的选手就获得万果粒值。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lt/16411.html |